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底金融欺詐多發 小心守護一年辛勞

  • 發佈時間:2015-12-22 10:29:21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進入年底,各種資金開始回籠,加上又逢採辦年貨、購物旅遊的高峰期,往往成為不法分子電信詐騙或信用卡詐騙案件的高發期。當你在期待著盤點一年的收穫時,也要小心年末的詐騙伎倆,不要輕易洩露個人重要資訊。

  1.微信紅包成詐騙新渠道

  現在有不法分子會在微信互動界面中嵌入釣魚網址,用戶在點開連結的同時,其相關個人資訊可能被盜取。

  另外,微信紅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人會潛藏在人數較多的微信群中,通過分發嵌入釣魚網站的紅包,來盜取用戶的資訊。因此,切不能貪圖小利,點擊不明來路的連結與“紅包”。

  2.偽裝官方號碼,發送釣魚網站

  目前有不少行騙者利用偽基站群發短信,以積分換禮、提升信用卡額度為誘餌,要求持卡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信用卡號、校驗碼與密碼等資訊,或是有連結需要持卡人點擊,一旦點擊短信中的釣魚網址連結,極有可能洩露資訊,導致信用卡被盜刷。此外,銀行的優惠活動、增值服務等資訊,持卡人都可以通過銀行官網或官微查詢、辨別。

  專家建議,不能輕信“官方號碼”,收到短信後最好回撥電話進行確認;其次是不隨便點擊來源不明的應用軟體;最後是開通信用卡短信通知業務,警惕賬戶異常變動。

  3.冒充客服套取資訊

  不少詐騙分子看中了網購等網際網路消費的空子,冒充客服進行詐騙。

  警方提醒,市民群眾一旦接到“系統故障”“訂單異常”“賬號異常”“身份資訊被冒用”“曾購買保險”“涉嫌犯罪”之類的電話,要聯繫正規的客服進行相關的諮詢與核實。同時要注意保護姓名、電話、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等個人重要資訊,不要輕易透露給他人,也不要在未經安全驗證的網站上隨意填寫,以免資訊洩露,造成財産損失。

  另外,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詐騙電話也要時刻警惕。騙子往往會利用事主的恐慌心理,製造緊張氣氛,不斷變換身份,讓事主來不及辨別真假。市民群眾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及時撥打相關部門的官方電話進行諮詢。

  4.謊稱提升額度騙取驗證碼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信用卡額度低不夠花,又恰好有人説可以幫你提高額度,可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這很可能只是陷阱。

  在幫助調額的騙局中,騙子們都會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以消費者符合額度提升要求,幫助消費者提升信用卡額度為名,通過核實的名義獲取消費者的卡號、有效期、CVV2(信用卡背面的校驗碼)等資訊,並以調額需要驗證的名義向消費者索取動態驗證碼,一旦洩露驗證碼,隨時有可能被盜刷。

  騙子們還會以“自助調額”等理由,發送釣魚網站的地址給消費者,一旦消費者登錄釣魚網站,隨時會造成鉅額損失。

  面對這種騙局,第一時間要確認自己是否發出過調額申請,若沒有,則要警惕主動打給你的幫忙調額的電話;如有調額需求,可以自己打銀行客服電話或登錄網站進行自助調額。

  若收到短信,則一定要注意網址,只要仔細跟信用卡背面的官方網址對比就能讓騙子們無所遁形。須牢記,銀行是不會通過電話問詢動態密碼的,任何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向人索取密碼的行為,都一定是詐騙。

  最後,警方提醒,接到不明來電應多方進行核對。要認真甄別來電和接收到的短資訊,不要輕易打開來歷不明的短信,不要隨意下載連結軟體,不要輕易提供或錄入銀行卡賬號、密碼等涉及財産安全的重要資訊。尤其是收到帶連結的短信輕易不要點開,那很可能是木馬病毒。一旦點開連結,個人網銀、微信錢包、支付寶賬號密碼,通訊錄、短信等一切手機中的隱私全都會自動上傳到騙子的電腦上。

  一旦市民誤點不明連結,建議立即將手機格式化,恢復出廠設置,並馬上修改手機上關聯的所有資訊,如網銀密碼、微信支付密碼、支付寶密碼等,以免被不法分子盜取。

  (綜合人民網,《南方日報》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