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化解産能過剩要“控”“化”兩手抓

  • 發佈時間:2015-12-21 09:08: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加強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目標成為當下各方關注焦點,也讓人們對化解過剩産能有了更多期待。“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更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産能過剩。要更好地解決産能過剩問題,需要“控”,通過嚴控增量、把住源頭,防止新的重復和過剩;也需要“化”,通過優化、消化存量産能,調整提升企業發展能力,形成新的發展空間。

  嚴控新增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當前,産能過剩不僅發生在傳統産業,一些新興産業也因為重復投資、結構趨同而出現了過剩現象。地方、部門以及企業必須把嚴控新增落實到行政行為和投資行為上。這需要地方和部門改變唯GDP論的思維,避免一味追求速度、規模和投資拉動,科學、合理規劃産業,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影響甚至決定企業的投資行為。市場機制是規範企業投資的良好導向,要擴展企業自主決策、自主經營的空間,健全企業投資決策與市場分析結合的機制,克服盲目跟風投資。

  新增産能控制住了,才能有更多化解存量産能的空間。化解存量産能,同樣也要克服盲目盲從,避免簡單化。産能過剩的後果類似,但原因和類型多樣。既有結構性的過剩問題,比如産品落後、技術落後,也有長期性過剩或週期性過剩問題,還有由於産業佈局不合理導致的區域性過剩,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精準化解。

  化解存量産能的重點在於優化和調整。例如,今年以來,電解鋁行業通過結構調整逐步提升産能利用率、效益由負轉正,充分説明過剩産能也可以通過調整優化找到新的消費點和增長空間。很多老企業在人才、管理和企業文化積澱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但是産品結構、技術結構不合理導致過剩問題,要通過原有産能的技術改造實現升級,通過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獲得新的增長。對集中度低的産能,要通過推進兼併重組,壯大企業規模和市場話語權,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對過剩但卻不落後的優勢富餘産能,則可以尋求國內轉移和國際合作等措施,引導企業實施産能的跨區域、跨國境轉移和整合,解決産能佈局不合理的問題,特別是借助“一帶一路”等,充分挖掘國際市場潛力。當然,産能轉移的過程,應當是轉移和升級相結合的過程,必須在轉移中實現對舊産能的升級,防止形成新的低端而缺乏競爭力的産能。

  對落後産能、“三高”産能,要通過行政、經濟、稅收等手段,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淘汰的作用,又要健全社會政策做好保障和托底,併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政策支援和引導。同時要發揮監管部門和行業組織進行産業引導、監測和國內外市場預警的作用,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更多資訊和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