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進車間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31:0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
在剛剛落幕的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總決賽中,鹽城工學院學生的科技作品《環保電動微型旋耕機》榮獲全國一等獎。這也是該校第二次在這場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奧林匹克”的盛會中載譽而歸。2013年,該校學生獲得了挑戰杯“一等獎”和“交叉創新一等獎”。
“在全國528所參賽高校中,我校是全國同類高校在此次大賽上取得最好成績的高校,這也是我們學校突出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讓學生在專業領域中找到興趣,甚至找到‘使命感’的必然結果。”提及此次獲獎,鹽城工學院副校長薛浩如是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屢創佳績的背後是鹽城工學院多年來對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先行先試,創辦優秀人才“集合體”
談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不得不提這“不走尋常路”、敢於突破傳統培養模式、先行先試的優集學院,而此次“挑戰杯”獲獎的9位同學中,有6位正來自於這個學院。
“優集學院是我們與西門子工業軟體公司合作共建,一是取軟體‘UGS-NX’中文之義,再者也是‘優秀人才集合體’的寓意。這個學院也是我校先於國家‘卓越計劃’實施探索的教育教學改革試驗田。”鹽城工學院校長葛世倫向記者介紹該校成立優集學院的由來。
早在1997年,鹽城工學院就成為西門子工業軟體公司“NX”軟體的用戶,這是一套擁有完整體系的三維數字化設計製造系統軟體。學校用這套軟體進行輔助教學和科研,1999年成為該軟體授權培訓中心。2004年7月,該公司推行“GO PLM”計劃,旨在與高校合作共同培養數字化設計製造管理人才,學校欣然加入。
作為全國三大NX用戶之一,結合多年來的産學研歷程,學校動了新的念頭——把NX納入到專業教學計劃中,使其成為以資訊技術改革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現代化平臺和工具。2005年9月,優集學院正式成立,隨之一場“小範圍、大幅度”的工程教育改革正式拉開序幕,學院在人才定位、課程方案、培養路徑、品質評價等方面打出“組合拳”。
工程人才培養,改到深處是教學
“溫室裏跑不出千里馬”。為了讓學生們學有所用,優集學院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下足了功夫。
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到深處是教學。鹽城工學院著手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出發,進行全方位的頂層設計。為此,優集學院打破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這種以知識傳授為特徵的傳統教學結構,強化能力綜合實訓,建立由通識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拓展能力、職業適應能力四大模組組成的課程體系。
課堂是知識的集聚地,而實踐教育基地則是不折不扣的演練場。目前,學院實踐教學比重達到35%。校內的製造技術訓練中心、物理及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電腦應用中心等已成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學基地。來到這裡就像進入一個工廠,機械、數控、編程等所有工科基本技能都得到鍛鍊。
“這3200平方米的實驗室相當於企業一個中小型車間,配有專兼職的科研人員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現場指導。”中心副主任劉軍帶記者走進佈滿各种先進設備的實驗基地。他告訴記者,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已經能夠從建模到設計工程圖再到規範製造,按照企業需求生産小批量的數字化樣機。
教師是培養學生的厚土。“在我們學校的教師名單裏,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書生面孔,而是逐步建成了一支由學校教師、企業專家組成的專兼職結合的工程實踐教師隊伍。”鹽城工學院副校長方海林對記者説。據了解,優集學院通過NX CAD教員認證的教師有20多名,佔專業教師總數的71%。
優集學院還會邀請企業兼職導師到校授課。同時,學院每年也會推送1—2位老師去企業學習,實地積累教學經驗。截至目前,學院40%左右的教師有一年以上的企業工作經驗。
頂崗就業,扛起真槍入職場
每逢畢業季,好高騖遠、紙上談兵成了很多學生求職的絆腳石。動手難、缺乏實踐經驗也是高校人才培養中面臨的難題。
“2008年學院推出的‘預就業’模式,目的就在於攻破學生眼高手低、缺乏實戰經驗的難題。”優集學院黨委書記孫雷説道。
“預就業”與常見的畢業實習不同,它是“全年週期”的企業實踐。每年4月,學院組織企業從大三學生中選拔,大四全年在企業進行一對一的頂崗實習。
企業安排技術人員擔任導師,學生直接參與企業實際項目,並完成畢業設計,“預就業”使學生把被動的畢業設計變成主動的專業實踐。由這種“雙導師和項目綁定護航”的論文(設計)無法抄襲拷貝,也就不再是紙上談兵和閉門造車了。“預就業”模式既讓學生提前適應了企業的環境,也鍛鍊了學生真槍實戰的能力。
記者電話採訪了正在瓦錫蘭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實習的王海波同學,小王向記者坦言,“參加‘預就業’兩點體會最深,一是感覺自己就是一名企業員工,二是自己的專業技術、工程素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
優集學院成立至今,“預就業”單位從最初的西門子工業軟體公司,拓展到現在的15家單位,其中有上汽、瓦錫蘭、國民油井華高等全球500強企業和知名跨國企業集團。
如果説與西門子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合作辦學讓鹽城工學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先走一步,而面向行業、立足地方的定位則讓該校的工程教育改革走得更實、走得更遠。
鹽城工學院按照“分類指導,辦出特色”的發展原則,把“能力導向,多元培養”的工程教育模式,首先在機械工程、汽車工程、材料工程等學院試點應用,自2009年向全校30多個工科專業全面推廣以來,受益學生近1.8萬人。該成果被江蘇省教育廳在全省推廣,2014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