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金融管家”與眾不同
- 發佈時間:2015-12-21 03:29:37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楊群
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試點,為各類金融機構業務創新提供了一方廣闊的舞臺。銀行、券商、保險……各類金融機構踴躍入駐,搶搭自貿金改“早班車”。
這其中,有一家與眾不同的金融機構動作頻頻,那是申能集團下屬的申能財務公司,作為一家大型集團企業內部的“金融管家”,也是一種非銀行業的金融機構,該企業在自貿區探索出一條助推集團“走出去”戰略、深化“産融結合”、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申能模式”。
創新點一:
首家入駐自貿區的集團財務
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內部金融管家,擔當著連接産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關鍵角色,重要職責在於提高集團資金使用效率、提供專業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上海自貿區一設立,申能財務就密切關注區內金融改革的推進,專門成立研究小組,設想接軌自貿。隨著自貿區金融細則逐一落地,看到金融創新的巨大空間,在申能集團的創新戰略下,申能財務形成了符合財務公司特點的自貿區業務拓展方案,決定為集團的能源金融業務構建效率更高的自貿平臺。入駐自貿區,將為申能集團全球資金融通及跨境資金管理搭建起一個全新的金融服務平臺,降低集團系統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跨境資金運轉效率。
2014年9月,申能集團財務公司獲得上海銀監局批准,並很快完成工商變更,遷址自貿區。值得一提的是,申能財務遷址自貿區,採取的是註冊地與經營地分離的進駐方式,即企業住所(註冊地址)遷至自貿區內,而經營地址仍在區外,這在財務公司經營中前所未有,使其成為全國首家正式入駐自貿區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這是在監管機構審批過程中,企業與銀監局、工商局等深入研究後實現的一項創新。採取這種方式,既可以符合相關監管規定,又能夠借助與合作銀行的集中收付模式,使申能財務在享受區內政策紅利的同時,繼續保持對境內系統企業服務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申能財務相關人士表示,入駐自貿區不是目的,最終是要更好地推進集團産融結合、助力申能能源産業轉型升級。圍繞集團能源産業鏈發展,申能財務將充分利用自貿區內低成本融資渠道資源,創新金融産品設計和服務,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創新點二:
“集中收付”打通境外資金
入駐自貿區,如何利用自身作為自貿區金融機構的優勢,為集團搭建全球資金融通渠道,支援整個集團的能源産業發展,成為申能財務的重點關注。與監管部門的反覆探討後,申能財務決定用好區內的集中收付政策,滿足集團系統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的需求,進一步降低財務成本。
根據央行支援自貿區跨境人民幣使用的相關政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在自貿區進行跨境融資,最高跨境借款不超過註冊資本的1.5倍。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申能財務依據自貿區金融改革政策,作為區內主辦企業,可以為集團所屬企業辦理經常項下集中收付。申能財務首先自身在區內進行跨境借款,然後通過集中收付,為申能集團下屬的成員單位支付天然氣款項,由此,使這筆在自貿區獲得的、低成本的境外貸款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
去年11月,中國工商銀行紐約分行和匯豐銀行香港分行分別向申能財務發放跨境人民幣借款5000萬元和1.5億元,融資成本與境內傳統優惠借款利率相比,至少節省200萬元。這是首單自貿區財務公司跨境人民幣借款,申能財務也由此走通了借助境外融資支援境內實體經濟的一條合理路徑。
首單自貿區跨境人民幣借款業務的成功落地,不僅豐富了申能財務的流動性管理手段,使之得以用低成本資金更好支援集團系統成員單位日常經營,申能財務自身也通過辦理跨境業務,學習海外人民幣定價和運作機制及國際金融市場規則和操作,提升連通境內外融資渠道的能力,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創新點三:
財務公司也建分賬核算單元
按照央行要求,自貿區內企業都將採取分賬核算體系。上海地區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建立分賬核算單元,為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的區內主體提供經常項目、直接投資、投融資創新等各類金融服務。相對於日趨成熟的商業銀行分賬核算體系,財務公司這一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自由貿易賬戶方面仍是空白。
入駐自貿區後,申能財務全力探索建立分賬核算單元建設。目前,申能財務已在央行指導下,為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開發了獨立的業務核算系統、支付清算系統、財務會計核算系統和自貿區資金監測系統,用以單獨核算試驗區分賬核算單元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下的各類金融資産負債業務。
今年3月份以來,申能財務的分賬核算單元獨立系統通過了央行上海總部現場預審,獲准接入央行自貿區資金監測系統測試環境,並已經通過四階段非現場監測報送聯調測試。同時,分賬核算制度建設及風險審慎管理評估也在人民銀行導下順利推進。近日,將接受央行專家組現場評審和分賬核算系統現場驗收。
通過驗收後,申能財務將以分賬核算單元自由貿易賬戶架構為基礎,為集團海外規劃佈局搭建跨境結算平臺和全球資金集中管理平臺。接下來,申能財務將圍繞集團能源産業鏈發展和“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探索自貿區本外幣集中收付、自由貿易賬戶跨境結算和匯兌、跨境融資、跨境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創新,提升國際化金融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