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DNA修復之父:讓癌症放療病人免受傷害

  • 發佈時間:2015-12-18 07:21: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托馬斯·林達爾。

  本報記者對話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托馬斯·林達爾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日前,記者在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見到了托馬斯·林達爾,這位已經78歲的老人,身體看起來仍然不錯,在與記者握手時幾乎會用盡全力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接受專訪時,林達爾不時會傾著身體仔細聽清記者的每一個提問,片刻思考之後再進行回答。

  對於中國在DNA修復方面的發展,林達爾表達了自己的期望,認為中國在DNA資訊得到方面,即通過基因測序等手段得到資訊方面,已經做出了非常突出的工作,但是,對於這些資訊的應用,則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提高。他特別提到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認為他們不是僅僅進行基因的測序工作,而是多想一想對於基因測序得到的結果我們怎麼運用起來。“我希望看到中國所做的工作有更多的應用成果。”

  文/圖 本報特派斯德哥爾摩記者張丹

  托馬斯·林達爾其人

  托馬斯·羅伯特·林達爾,1938年1月28日出生,瑞典-英國醫學家,專門從事癌症研究。1970年從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81年加入了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談獲得諾獎

  並沒有100%的驚喜談DNA修復將應用於癌症等疾病

  並沒有100%的驚喜

  廣州日報記者:你當時是怎麼知道自己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的?

  林達爾:是一個電話通知我的。當天一大早,從瑞典皇家科學院打來的這個電話,告訴了我這個好消息。

  廣州日報記者:知道消息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林達爾:其實很奇怪,在某種程度上,我沒有感到100%的驚喜。因為由於我多年來從事DNA修復方面的研究,在近些年,我知道自己已經成為這個領域非常知名的科學家了。所以,當時的問題是:他們是否會有給該領域(DNA修復)一個諾貝爾獎呢?

  我認為,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可以選擇15個、10個優秀的人,但沒辦法將諾貝爾獎給三個以上的人。因此,我感到非常幸運和榮幸被授予諾貝爾獎。

  談DNA修復

  將應用於癌症等疾病

  廣州日報記者:你被認為是該領域之父,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實至名歸,現在DNA修復領域已經有很多人在進行研究了?

  林達爾:是的,這是現代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要了解修復機制的一些細節,這樣我們就可以阻止癌細胞的擴散。例如,當我們在進行放射治療時,我們確實需要修復,以保護我們免受不可避免的傷害。

  廣州日報記者:這項研究是未來癌症治療研究的前景嗎?

  林達爾:不僅為癌症,但我認為許多疾病都可以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正在嘗試尋找一種治療方法,將疾病轉化為我們生活中看似普通的東西,我們會盡力而為。我們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研究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是很難治愈的,但是我們卻找到了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我認為,關於DNA損傷的修復,這在未來將會越來越重要。

  談中國科研

  應用尚不突出

  廣州日報記者:你好,你是否去過中國?對中國有了解嗎?

  林達爾:我很抱歉我不會説中文。我去過很多次中國,但我對中文的理解非常有限。

  廣州日報記者:你因DNA修復機制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目前,中國也在基因測序領域開展了研究,基因測序和DNA修復之前有何聯繫?你對該研究的前景怎麼看?

  林達爾:是的,這兩者之間當然是有聯繫的。人們了解癌症和其他先天的人類疾病的關鍵,在於人類的基因。這在很大程度上來講,就是看DNA發生了什麼變化。而在這個方面,中國做出了相當突出的工作,尤其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工作。DNA測序能夠給我們提供資訊,下一步就是應用這些資訊。而在應用這些資訊方面,中國在目前並不處於突出的地位。

  談中國研究前景

  將有更多應用成果

  廣州日報記者:為什麼中國在資訊應用的方面並不突出?

  林達爾:這些DNA測序得到的資訊,中國人如何使用的呢?現在中國科學家發表了這方面的論文,讓西方學者也能獲得這方面的資訊。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並不誇張地説,因為中國的確有很多出色的科學家。我們希望看到中國科學家更多的利用這些測序得出的資訊。西方國家也能發現某些人類疾病背後的真正原因。從而人們就可以做出相應措施,預防這些疾病。

  廣州日報記者:你認為中國DNA修復方面的研究水準處於什麼階段?

  林達爾:對於中國的DNA技術,我們很高興看到在中國有一些基礎的發現。因為中國初步的貢獻是做DNA測序,但是DNA測序並不是在中國被發現的,而是由其他一些國家的科學家發現的。而中國正在做出一些成果,這對中國來講是非常好的,因為你們在做一些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現在我們想知道更多關於DNA的資訊,我希望看到中國所做的工作有更多的應用成果,如其生物學等。比如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可以做更多探究,不是僅僅進行基因的測序工作,而是多想一想對於基因測序得到的結果我們怎麼運用起來。

  談自己的工作

  科研工作有趣又刺激

  廣州日報記者:你是一直在做DNA修復方面的研究嗎?

  林達爾:在我的研究生涯早期,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我的一項主要研究成果,在於描述並量化了自發的內源性DNA損傷。我這段時間的研究結果明確表明,一定存在特殊的DNA修復酶和機制,來抵消內源性DNA損傷。

  我因此産生了了解DNA修復機制本質的熱情。《自然》發表過一項綜述文章,討論內源性DNA損傷和它的修復。我發現了幾種未曾為人所知的DNA修復酶作用模型。

  廣州日報記者:你除了進行自己科研之外,其他時間都在做什麼?

  林達爾:除了我自己的科學研究之外,我也在管理許多實驗室上花費了時間,並仍然對各家實驗室各自的研究觀念和方向上提供建議。作為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ICRF)康橋大學克萊爾學堂(Clare Hall)實驗室和英國癌症研究院(Cancer Research UK)的前負責人,我很高興看到克萊爾學堂實驗室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DNA修飾的實驗室。我也很高興看到我很多前任同事在他們的學術領域獲得了成功。

  我仍然很享受做科學研究。它讓人快樂,它有趣,它刺激。它一直在改變。我非常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在你的職業生涯結束時,你會認識到你所做的是非常重要的。

  為何獲獎

  成果有助抗癌療法研究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發表的聲明稱,獲獎者的研究成果在分子水準上描繪細胞如何修復基因並維護遺傳資訊,為科學界提供了關於活細胞功能的基本知識,其中的一些發現可被運用到抗癌新療法研發方面。

  20世紀70年代,林達爾研究發現了能不斷抵消基因衰變的“鹼基切除修復”這一分子機理。桑賈爾則通過研究繪製出核苷酸切除修復機制,並揭示細胞如何運用這一機制來修復紫外線對基因造成的損害。莫德里克的貢獻是發現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細胞如何糾正基因複製時的偶發錯誤。

  評委會指出,人類基因每天因紫外線輻射、受自由基和致癌物影響而受損,即使沒有這些外部“攻擊”,基因分子內部也不穩定,一個基因組每天都能發生數以千計的自然變化。此外,人體每天都在進行數百萬次細胞分裂,當基因被複製時可能出現缺陷。儘管如此,人類的遺傳物質卻沒有解體,這是因為一個能監控並修復基因的分子系統在發揮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