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華國際時評:審慎應對美聯儲加息外溢效應

  • 發佈時間:2015-12-17 22:07: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7日電(記者高攀)全球金融市場等待多年的“靴子”終於落地:美聯儲16日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結束歷時7年的超低利率政策,標誌著美國貨幣政策開始從極度寬鬆的“非常”狀態向適度中性的常態回歸。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可能會引發國際資本流動逆轉和全球資産價格重置,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外溢效應不可忽視。

  首先,隨著美國經濟逐步好轉和向健康水準回歸,美聯儲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要回歸常態,美聯儲加息遲早會來。美聯儲啟動加息是對美國經濟從金融危機中穩步復蘇的清晰確認。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步入穩步復蘇的增長軌道,有利於擴大我國對外出口。

  這是時隔9年多之後美國再次步入加息通道,聯邦基金利率將從接近零的超低水準向正常水準回歸,這將是一個較為長期和漸進的過程。美聯儲官員多次強調,不必過分關注首次加息的時機,加息的步伐和路徑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更為重要。

  根據美聯儲當天發佈的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值,未來3年美國將逐步加息至3.25%,每年大概加息3至4次。這與美聯儲前幾輪加息週期相比步伐要緩慢得多,對於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預計也將相對溫和。

  當前,許多新興經濟體擁有更加靈活的匯率政策和更加充足的銀行資本,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後,比過去能更好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於美聯儲加息不必反應過度。

  鋻於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擁有豐富的外匯儲備,資本賬戶並未完全開放,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較強,從宏觀層面來看,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直接影響可控。

  不少分析師認為,美聯儲加息的外溢效應將在今後一段時間逐步顯現。從歷史上看,美聯儲每次重大利率調整,都會在全球掀起“金融漣漪”。而與如此廣泛的外部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聯儲制定利率政策更多是從美國自身利益和國內情況出發,不會過多顧及其他經濟體的利益和發展情況。這實際上反映出美元“國家貨幣”和“國際貨幣”職能之間的固有內在矛盾。正如不少有識之士所言,要想調和這一長期矛盾、減少美聯儲利率政策的巨大外部性,必須逐步改變美元獨大、坐享“全球鑄幣稅”的局面,建立更加公平合理、能夠反映全球經濟力量變化的新國際貨幣體系。

  有分析指出,美聯儲進入加息通道後,一些經濟形勢不佳、出口依存度高、過度依賴資源類産品、償債能力弱的國家將“雪上加霜”,貨幣或顯著貶值,經濟也將承受重壓甚至出現金融危機,進而危及全球經濟包括美國經濟的穩定。這就需要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更加重視貨幣政策協調,從全球利益共同體的角度出發,管控金融政策的外溢效應,避免中斷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進程。

  值得指出的是,此前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已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壓力。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資本外流的速度仍然較快。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更是創下4年多來新低。

  然而,歷史經驗和一些研究成果均表明,美聯儲加息與國際資本流動並不存在絕對的直接因果關係,國際資本流動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和一國經濟基本面的影響更大。只要中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夯實經濟基本面和完善金融體系,進一步落實經濟改革措施,降低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杠桿率,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美聯儲步入加息通道之後,中國經濟仍能穩健前行,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