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評論:美聯儲加息“打噴嚏”不會讓中國“重感冒”

  • 發佈時間:2015-12-17 21:00: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劉歡 有之炘 李雲路)美聯儲17日淩晨宣佈加息,一個憋了近半年的“噴嚏”總算是打了出來。鋻於中國經濟和市場的良好基本面,以及對此次加息的充分準備和評估,這個“噴嚏”雖然會帶來一定衝擊,但還不至於讓中國患上“重感冒”。

  今年年初,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會議上加息。之後美國經濟表現並不理想,預期加息時點推遲至9月。由於預期釋放已久,中國市場對此已有充分消化準備,整體看12月中旬這個加息時點,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有限而可控。

  美聯儲此次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謹慎而漸進。美國經濟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健康,通脹依然低迷,加息節奏掌握不好或會引火燒身。預計未來三年美國將逐步加息至3.25%,每年大概加息三至四次。這與美聯儲前幾輪加息週期相比步伐要緩慢得多,對於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預計也將相對溫和。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加大。今年8月,中國央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一次性調整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2%。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近日又首次發佈人民幣匯率指數。這些都較好地釋放了美國加息後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

  1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757,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31個基點。在美元加息預期和效應衝擊下,人民幣連續9天收跌,創6月份以來最長跌勢,中間價創歷史新低。

  趁著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順勢走低未必是壞事,這將增強外貿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有利出口和穩增長。

  當前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基本面良好,貿易順差較高,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加之人民幣納入SDR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綜合判斷,人民幣匯率有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美元加息對跨境資本流動會有短期的擾動,但從長期來看,中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本流動應該是穩健的。11月,中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872.23億美元。但這裡頭包括“藏匯於民”“償還外債”“海外投資”等諸多合理因素,並非全是美元加息效應所致。

  外匯儲備過高,可能造成國內通貨膨脹、提高央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對衝操作壓力,對貨幣政策的制約也會加強。美元加息導致資本外流加快,中國外匯儲備雖然減少,但總體仍處合理範圍,屬於“良性減少”,有助中國的貨幣環境回歸正常化。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持續增長。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在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的背景下,17日滬深股市穩步走高,其中後者錄得2%以上的漲幅。兩市成交猛增,再度逼近萬億元大關。

  中國資本賬戶並未完全開放,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股市雖然帶來資金分流壓力,但並不會太大。而一些對匯率較為敏感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上市公司,業績短時間會因美元調整受到一定程度的利好影響。

  由於此次美聯儲加息“蓄謀已久”加之“步履維艱”,其對於中國股市、債市的影響將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體量龐大,美聯儲加息雖會帶來衝擊,卻難以使其脫離原有的運作軌道。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加息決策體現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作為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和重要出口市場,美國經濟逐步好轉,無疑將有利於中國提振外需,帶動出口增長。

  尼克松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曾有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美國通過量化寬鬆和低利率政策向國際社會投放美元流動性,助推全球性的資産泡沫。如今全球經濟風險猶存,美聯儲選擇加息,無疑會對新興市場造成衝擊。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美元依然是美國的貨幣,但美國金融政策和美元匯率波動引發的全球性經濟挑戰卻是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經濟體都必須面對的。美國不應濫用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權地位,為解決自身經濟問題而肆意求助於貨幣政策調整,而應採取更加穩妥的金融政策,以避免對其他經濟體造成嚴重衝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