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張家川人的脫貧之道:家門口搞培訓 滿世界開飯館

  • 發佈時間:2015-12-17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琛奇 陳發明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農民馬主麻在自己37歲的時候終於下定決心要創業。1個月來,他在鄉政府組織的拉麵培訓班與近百名鄉親一起學習技術,為明年去武漢“開館子”做最必要的準備。

  12月2日,馬主麻和他的“同學”們迎來了結業考試。

  “每四個人一組,從揉面、和面開始,各拉一組‘二細’‘細的’和‘韭葉’。”考官一聲令下,幾位學員抓起麵糰熟練地在案板前上揮下舞。窗外,候考的學員和觀摩的群眾不顧寒冷,滿眼渴望地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盯著考生看。幾分鐘後,一組組整齊的麵條擺在了考官面前。通過考試,一個月後學員們就可以拿到省人社廳頒發的資格證書。

  “張家川要發展,滿世界開飯館”,這是近年來張家川人談論的話題。據統計,張家川人已在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發展清真餐飲店1.5萬家,從業人員6萬人,年創收8億元以上,民族餐飲業已經成為全縣的富民産業,佔全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51%以上。

  “滿世界開飯館”,張家川人怎麼做到的?張家川縣勞務辦主任馬德見證了一個個吃苦耐勞的張家川人把飯館開到全國各地。他説,張家川的回族群眾有經營餐飲服務業的傳統,但是以前規模小,“經過調研,我們發現讓更多的群眾參與清真餐飲是條不錯的路子。”

  2012年,甘肅“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後,張家川縣把發展清真餐飲業當做富民産業來培育,專門出臺了扶持措施。“四五年時間,先後培訓了8000多人,雖然花了600多萬元的培訓費,但我們一個富民産業已經培育起來了。”馬德介紹説,現在張家川縣已有專門的培訓基地,並且開展縣、鄉、村三級培訓,把培訓課堂開到了群眾家門口。

  外出開店,光有技術還不夠。馬德告訴記者,對於資金短缺的群眾,張家川縣依託扶貧貸款和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每戶給予5萬到10萬元的信貸支援,幾年來已為近2000名群眾發放貸款9000多萬元。2012年,張家川木河鄉莊河村農民馬繼春貸款5萬元、籌資20萬元在北京通州區開了1家餐飲店,並帶動本村10人就業。

  隨著“滿世界開飯館”逐漸成為現實,張家川人也越來越注重提高餐飲店的品質。10年前,大陽鄉下李村的村民馬文科在蘭州打工學會了拉麵手藝,後來他又去西安開了自己的店,每年收入10多萬元。今年冬天,馬文科趁著回家辦事,專門把西安的店暫時停業,來鄉上參加培訓班,“參加培訓考試後,就能獲得省裏頒發的資格證書,這是對技術的評價,也是顧客信任的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