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中國藝術金融發展的五個階段與平臺交易創新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2-15 11: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日前,在廣州藝術博覽會展會期間,中國藝術産業研究院副院長西沐以《中國藝術金融發展的基本階段與平臺交易創新的風險》為題,從中國藝術金融發展的歷史沿革談起,梳理了中國藝術金融發展的基本階段,並在此基礎上,面對中國藝術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最新進展,重點分析了文交所平臺交易創新模式的狀況與風險,引起了關注。
在高峰論壇上,西沐指出,中國藝術品市場與藝術金融的關係,我們可以用三句話來總結:一是中國藝術金融的發展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不斷發展的結果;二是中國藝術金融的每一個創新都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需求推動的結果;三是藝術金融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模、結果及治理的不斷發展。這可能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需要藝術金融最為重要的地方。
西沐認為,從當下的具體情況來看,藝術金融的發展之所以廣受關注,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及藝術金融發展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並沒有隨著規模的迅速提升,有效解決藝術品市場中的誠信機制、定價機制與退出機制等重大頑疾,相反,還有不斷擴大與積累發展的勢頭。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尋找新的發展動力的訴求越來越明顯,這個時候,藝術金融的發展就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
西沐説,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中國藝術金融的發展,如果從其發展的基本歷程來分析地話,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大的基本階段:
一是基金階段。在這一階段,重點是解決資金的聚合問題,整合更多的資金來購買價格更高或是更多的藝術品。隨著購買行為的增多,基金的回報需要在一定的時空下有效地退出。於是就進入了藝術金融發展的第二階段。
二是投資的簡單退出階段。在這一階段,重點是解決作品的變現問題,退出主要有兩個路徑:第一,在市場交易中退出,主要是利用拍賣通道進行變現退出;第二,在進入機構與類金融機構間進行變現。在這一階段,主要的形式是銀行抵押融資與典當行典當融資。
三是投資階段。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發展,市場的需求更加綜合化,文交所平臺出現了,基於文交所這一平臺,擴大了藝術品投資創新的空間,雖然藝術品份額化的創新實踐遇到了挫折,但是開啟了人們基於平臺的投資創新的視野,激發了人們對於藝術品投資創新模式探索的熱情。
四是投資大眾化階段。核心是利用“平臺+網際網路”機制,使藝術品投資打開了大眾化的大門,主要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基於平臺化的交易模式創新,如藝術電商的發展、藝術品實物整合電子化交易模式的創新探索;另一個是網際網路藝術金融的開拓發展,表現為以P2P、藝術眾籌等為主體的産品體系的不斷推出與運營。這一階段,通過“網際網路+”機制,使交易更便捷、安全,門檻更低。
五是藝術金融發展的資本市場階段,核心是藝術企業的證券市場的發展,即上市。從當前來看,藝術機構(企業)上市主機板的門檻較高,存在很大的障礙,但新三板的推出與快速地發展,為藝術機構(企業)進入活躍的資本市場提供了可能與便利。藝術金融發展到資本市場的介入階段,可以説是中國藝術金融不斷成熟與上規模的重要表現。特別是基於藝術産業與藝術股權投資基金基礎上的藝術新三板推動機制的形成,會極大地推動藝術資本市場,以及基於資本市場平臺的兼併、並購市場的形成。這一趨勢將不斷活躍、做大藝術資本市場,推進中國藝術金融及其産業縱深發展。
關於文交所平臺交易創新的狀況與風險,西沐強調,現在我們可以説,中國藝術金融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藝術金融的創新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特別是沿著藝術品及其資源資産化→金融化→證券化(大眾化)主線,在“平臺化+網際網路”機制的作用下,創新的活力不斷呈現,特別是不同形式的基於“平臺化”這一基礎上的電子交易模式,可謂是各顯神通,非常活躍。但從目前的法律與政策,重點還是分析風險取向的問題,因為只有在風險的基本面可以做到可管控的藝術金融創新,才是可以成立並且運營的創新。從目前來看,我們認為,最大的風險不是別的,是文交所交易模式創新的政策性風險,其次才是交易性風險。
西沐説,在交易創新的政策性風險中,國務院38號文對文交所交易治理的核心前提與背景,是權益類等額細分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類似的創新過程中,首先要回避的就是針對藝術品的權益進行細分,這既是紅線,也是高壓線,這是我們在探索中一定要予以回避的。為此,我們提出了藝術品實物整合電子化交易的模式,可以説,以實物整合來替代權益細分是重要的創新改變,也是我們重點可以參考的模式。具體的內容我在很多文章中均有系統的闡述,這裡就不再展開。
西沐同時指出,在交易性的風險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門檻與會員交易的問題,不能直接面向大眾發行;其次是交易的透明與規範等運營問題,這些也都是相應藝術金融創新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基礎問題。
最後,西沐強調,對任何一項金融創新來講,風險管控是首位的要素,不能有僥倖心理,更不能依靠綁架投資者的思維模式來蠻幹。在風險教育與風險意識普遍缺失的情況下,如果監管無所作為,監管缺位,所謂的金融創新,不確定性有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講,只講金融創新,不講風險教育與風險適配問題,是一種病。當下,這種病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