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變廢為寶 興菌成業

  • 發佈時間:2015-12-14 05:53: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的暖陽裏,記者來到安徽合肥福泉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産金針菇的恒溫車間裏,一排排貨架上的金針菇培育瓶排列整齊,一根根金針菇潔白鮮嫩、亭亭玉立,藍光燈正來回穿梭照看著它們。

  總經理柯家厚是位80後帥哥,寬寬的臉龐、厚肩膀。2008年,他從福建來到合肥創業,如今已是當地有名的蘑菇大王。

  高中畢業後,柯家厚一直在家鄉從事食用菌工廠化生産機械設計、安裝。隨著經驗漸豐,他發現食用菌工廠化生産前景可觀,便於2008年來到合肥肥東縣創建了合肥福泉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金針菇等食用菌的工業化生産。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目前,該公司年生産食用菌鮮菇已達5000多噸,産值6000多萬元。

  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是柯家厚創業的根基。公司成立後,他嚴格按照國際先進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産理念組織生産,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1萬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産車間,進行標準化立體生産,提高了産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他發現按照傳統袋栽模式生産食用菌,存在生産週期長、出菇品質參差不齊等弊端,影響了生産效益。經過潛心鑽研,他先後研發和實施了金針菇瓶栽生産工藝和液體菌種生産工藝,使生産標準化、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大幅提升了生産效率,提高了産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公司成立之初,柯家厚就十分注重品牌建設。2009年,公司生産的“順泉”牌金針菇通過了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2010年,被評定為安徽省食用菌行業“優秀品牌”。如今,柯家厚已成為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會員、安徽省園藝學會會員。由於潛心創業、務實求真、不斷創新,他先後被授予“合肥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安徽省食用菌行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為發展迴圈經濟,經過反覆試驗,柯家厚把食用菌生産原料由原來的以棉籽殼為主調整為以農作物秸稈、玉米芯等為主,年綜合利用量達5000多噸,可謂“一斤秸稈産一斤菇”,並可帶動周邊農戶增收300多萬元。同時,公司還對食用菌生産後的菌渣進行綜合利用,將其開發成有機肥料。

  柯家厚靠著科技創新,不斷帶動農民致富、引領行業發展。談到未來,他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食用菌工廠化生産新技術、新工藝的探索,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滿腔熱情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我要不斷努力,一步步實現‘變廢為寶、興菌成業’的創業夢。”柯家厚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