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零售業面臨調整壓力

  • 發佈時間:2015-12-13 21:31:0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晶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在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對面的奢侈品牌——普拉達旗艦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與此前幾個月該店一直門庭冷落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專程從深圳來香港購買該品牌手包的陳小姐告訴記者,她是前不久從微信上收到該品牌降價資訊。以往聖誕促銷都在12月中下旬,這次提前了將近一個月,且折扣力度較以往更大,很多經典款式也加入了打折行列。比如她看中的一款包包直接半價促銷,從2萬元降到1萬元左右。

  據了解,此次降價促銷未設有期限,直至所有減價貨品清貨完畢為止。

  事實上,奢侈品銷售在香港遇冷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年2月,百達翡麗率先發佈“降價宣言”,其産品在香港市場售價最高降幅逾20%。隨後,香奈兒、古馳、巴寶莉、華倫天奴等品牌都加入降價之列。

  據了解,當時普拉達並未選擇大規模降價促銷,而是選擇擴充商品品類,增加高端商品和輕奢品等,但該品牌第一季度的凈收益額和利潤並未有所改觀。今年7月,普拉達才開始加入調價行列,宣佈對包含中國在內的多個地區進行調價,調價幅度約為10%左右。

  而此次“低至五折”的折扣幅度和涵蓋商品門類之眾多,説明瞭目前促銷力度與此前相比要大得多。“大規模降價促銷,這是最後一招了,説明該品牌在香港市場面臨十分巨大的銷售壓力。”有著20多年企業戰略和銷售行銷經驗的曜陽國際投資總經理馬穎釗表示。

  鐘錶、珠寶和奢侈品一直在香港零售市場上佔據較大比重。奢侈品牌巴寶莉首席財務官卡羅爾·費爾韋瑟在今年早些時候曾指出,香港和澳門市場佔該品牌總銷售額的一成,而其中以中國內地遊客為主的消費群體,則貢獻了香港市場銷售額的八成。

  她同時強調,從去年開始情況就變了,香港購物環境的變化,以及匯率變動等因素,驅使中國內地遊客轉向歐洲或者亞洲其他地區旅遊。“內地訪港遊客是香港奢侈品銷售市場的主力軍,奢侈品在港遇冷,最直接原因是內地訪港人數出現連續下跌。”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分析稱。

  香港特區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內地訪港旅客總數約為50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其中內地旅客同比下跌達4.2%。這是今年6月以來,訪港旅客數量連續第5個月下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基於美元走強、內地遊客減少、消費者購物模式的轉變等原因,香港零售業前景仍然不容樂觀。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奢侈品牌或將重新調整銷售策略,中端零售商也將崛起,填補市場空缺。這對調整香港零售業結構、促進市場産品多元化來説是個良好的契機。

  事實説明,不少定位於內地遊客的商家及品牌已經在積極實現行銷策略轉型。以珠寶業為例,多家本地珠寶商開始轉攻本地客,採取由旅遊區搬遷至居民區、開發中低端價位珠寶飾品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經濟“寒冬”。

  今年10月,周大福在港首次開設特賣場,謝瑞麟也開始進駐商場特賣會,以“低至四折”的優惠吸引顧客,而這種知名珠寶品牌進駐特賣場的“親民”現象在此前並不常見。

  謝瑞麟首席策略及財務官伍綺琴表示,香港零售業于未來12個月仍然充滿挑戰。未來集團將繼續拓展本地市場,設計更多適應年輕顧客的産品,讓顧客可以“豐儉由人”,有更多元選擇。

  今年8月底,因銷售下滑無法支撐高昂租金,位於中環的奢侈品牌寇馳旗艦店宣告結業。而這個“黃金地段”迎來的新租客是時尚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該品牌將在此建立香港地區旗艦店。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奢侈品門店被受眾更廣的中端品牌取代,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香港零售市場發展趨勢。

  馬穎釗表示,隨著跨境購物的興起及內地赴港遊客減少,香港不少奢侈品牌或將面臨關閉或整合分店的危機。但與此同時,中低端品牌和本地創意産業將有機會在此轉型過程中發展起來,這對於重新調整零售業佈局,促進市場産品多元化來説是一個好機會。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和中國設計師品牌在國際上認可度的提升,一些內地中高端品牌也可以利用香港零售市場調整的機遇進軍香港,以此為平臺拓展商機。”馬穎釗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