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位專家探尋中國經濟新動能:需靠改革釋放

  • 發佈時間:2015-12-12 17: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12日電 (種卿)今日,“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多位專家學者就“中國經濟增長壓力下的新動能”這一議題展開討論,專家普遍認為,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需要尋找、培育甚至是發展新動能,結構調整和深入改革會進一步釋放新動能。

  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受三重因素影響

  “中國這輛列車從高速發展每年平均9.8%的速度,甚至兩位數的速度,到現在下降到7%左右,是會造成某種不習慣的感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認為,中國要尋找新動能,更需要培育和發展新動能。

  探究現在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研究員魏加寧表示,一般來講,影響經濟走勢有三種因素:一是趨勢性因素;二是週期性因素;三是短期因素。

  魏加寧解釋了趨勢性因素的影響,在他看來,學界有個普遍的看法是普遍增長率在下降,一方面存在客觀因素,包括人口紅利的減弱、投資效率降低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改革是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的,並不能成為經濟下行過快的唯一解釋。

  同時,魏加寧表示,如今的經濟下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解放還沒有到位,改革開放就沒法向前推進,改革開放不能大踏步往前推進,經濟不可能止跌回升。

  新動能是進行式需靠改革來釋放

  除了對經濟形勢的分析與探討,專家們還對新動能的尋找和經濟改革建言獻策。

  尹中卿率先了突出了五個結構性改革和五個體制性改革。五個結構性改革包括:第一是推進需求結構改革;第二是産業結構改革,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第三要素結構改革,主要對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的創新,需要探索新的途徑;第四是地域性改革,特別是發揮四大板塊,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的作用;第五是收入結構改革,主要是調整收入格局。

  “另外還需要五個體制性改革”,尹中卿説,包括國企改革、市場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和農地改革。

  而在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看來,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新增長會來自於三個方面。

  首先,新一輪是農村的土地改革對應的是戶籍改革跟新型城鎮化概念,這是在未來10到15年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增長點。與以往不同,此輪土地改革産生的收入具體將更多的支援社會保障體系。

  其次,五中全會提的最多的一個詞彙就是“創新”。狹義的創新就是技術升級與産業創新。從供給方、生産要素方面來看,2007年以後中國勞動生産率大幅度下降,相對應的,産能過剩、投資回報率大幅下滑。從中長期來看,關鍵的一點是開始發展中高端的製造業和中高端的服務業。

  再次,是開放。朱海濱認為,這一輪開放重點並不是對外開放,而是對內的開放。對外開放,從全球的環境來看,隨著全球經濟的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可能變得更加微妙。對外開放對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有多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中國一家的努力,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