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型晶片可利用無線電波“充電”

  • 發佈時間:2015-12-10 02:30: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劉園園)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荷蘭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可以從無線電波中捕捉能量並傳遞資訊的微型晶片。來自荷蘭埃因霍芬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表示,這種晶片或將助力剛剛起步的物聯網技術的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用來測量溫度、光照和空氣污染情況的微型晶片出現在智慧家庭和公共場所中。但傳統晶片技術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無需電池就可以工作。“如果需要一天到晚圍著它們換電池的話,我們肯定不想在家裏配置幾百個這樣的感應器。”該研究負責人皮特·巴爾圖斯教授説。

  該團隊研發的新型晶片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種晶片包含一個微型天線,可以從無線路由器發射的無線電波中捕捉能量並將其儲存下來,在能量充足的時候它就可以測量溫度,並向無線路由器發送信號。

  巴爾圖斯表示,他們同樣可以研發出測量光照、運動和濕度的晶片。目前這種晶片只能捕捉2.5釐米以內的無線電波,不過研發人員相信可以將這一距離擴展到1米。“理論上它可以實現在5米的範圍內捕捉無線電波。”巴爾圖斯説。

  他們研發的晶片只有2平方毫米那麼大,重量為1.6毫克。這種晶片的造價也非常低,一個晶片的成本約為20美分(約合人民幣1.3元)。在表面遮蓋一層塗料、塑膠或者水泥以後,這種晶片依然可以工作,這意味可以完美地將它鑲嵌到建築當中。

  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數據顯示,物聯網市場即將迎來井噴時代。該公司預測,2016年全球城市地區將有5.18億個智慧建築、10億個智慧家庭實現聯網。

  總編輯圈點

  從星系運作到生命活動,萬物都要依靠能量才能存續。包括感測器在內的所有電子技術研發,都繞不開能量的獲取和使用,甚至可以歸納為更加方便地獲取能源,更加高效節能地使用能源。在電池技術遲遲難有突破的情況下,如何破解微小、海量的感測器設備的能量困境?讓設備自己從外部獲取能量來維持運作便成為研發方向。當前,科學家們正“腦洞大開”,尋找利用太陽能風能、震動、摩擦以及無線電波等獲取能量的奇思妙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