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島科技獎項實行“陽光”評審

  • 發佈時間:2015-12-10 01:31:40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高銘君 薄克國

  新增兩大獎項

  12月3日,2015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評審進入終審階段,32個項目現場進行一等獎的角逐答辯。

  終審現場,16位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分坐兩排,並延續前幾輪的評審要求,將手機交給工作人員統一保管。此次的評審專家來自島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界的頂級專家,所涉及的行業也包括醫療、化工、電子資訊等多個行業。為體現評審過程的公正透明,評審現場還邀請了6名社會監督員對評審現場進行監督。

  當天,評審專家和項目負責人之間的互動問答是最關鍵的一環,在項目負責人進行答辯的同時,專家當即在電腦上的評分表上進行打分。問答過程中,為控制時間,有回答拖遝、答非所問的情況,評審專家都會直接予以打斷和提醒。今年,除項目本身的技術創新外,專家們普遍關心的是每個項目所具有的實際意義。

  據介紹,這32個項目將角逐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一等獎。其中,科技進步獎在今年首次增設了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業兩個分獎項。其中,創新團隊獎有9個團隊入圍,最多將有4個團隊被選出來,獲得科技進步獎的一等獎,其他團隊則無緣任何獎項。科技創業獎則根據入圍項目的表現,分為一、二、三等獎。

  現場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表示:“今年參加首次科技獎勵創新團隊評審的9個團隊實力都不俗,有的團隊已經在國際國內市場上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這也是近年來青島打造良好創新環境帶來的收穫。”

  “陽光”評獎獲好評

  今年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的另一大亮點是青島市首次推行“陽光”評獎。不止在終審現場,11月的前幾輪評審也均採用陽光透明的評獎方式,充分體現公平公正。

  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創新團隊,帶著他們的滸苔廢物利用項目來角逐科技進步獎下的創新團隊獎。項目答辯人王海華對今年的“陽光”評獎評價頗高:“今年的專家提前向社會公示,現場答辯,現場就打分公佈,相信有了社會的監督,無論是專家還是參加獎項競爭的人都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要更加公正。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項目完美地展現出來,等待專家公平的判斷。”

  在11月17日上午,青島市科技局就已經組織專家啟動了本年度化工、材料、輕工(食品)三組科學技術獎項的合併“陽光”評審工作。

  8點30分,評審工作正式開始。7位來自駐青高校院所教授及大企業高工組成的評審團一入場,即被要求通訊工具集中保管,手機全部上交,直至一天的評審工作結束方可取回。同時,每位專家都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誠信評審承諾書》上進行了簽字。

  評審現場,7位專家圍坐長桌,集體觀看各項目的視頻介紹後,現場致電項目負責人進行電話詢問和答辯。答辯結束後,專家們在電腦上進行預打分。當天,24個項目評審結束後,現場生成項目得分排序,同時予以確認公佈。

  現場評分公示

  青島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島大學教授韓光亭坦言,今年的評審工作比往年更加嚴謹。“整個會議的程式和組織是比較公正的,有各方面的監督。包括整個的答辯、提問、討論、評分也是公開的。現場都有錄音錄影,體現了評獎的科學性和公平性。以前不會現場公佈結果,都是打分以後匯總交上去。但是今年現場評分,大家都要簽字、公示分數。每一位專家都很慎重,對每項成果都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韓光亭説。

  青島市科技局成果處處長吳立新介紹,青島市今年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改革力度較大。除了在全國推出科技創業獎,以及在省內推出團隊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實行“陽光”評審。在今年的評審工作中,科技局首次將評審專家提前進行公示。“專家名單公佈以後,有些項目人要去找專家進行暗箱操作,但是專家首先會感覺到我已經公開了。專家的自律性、責任感和壓力都比之前更大,不可能在項目上對誰有所偏袒,會受到整個社會的監督。”另一方面,通過收手機、簽署承諾書等一系列措施,讓評審更加公平公正。吳立新表示:“每場評審也都是敞開的,我們也邀請新聞記者和社會人員,這種第三方來評論我們的過程。從前面幾場來看效果很好。專家也很認可,以往專家來評也有很大的壓力,每次評完後社會都有輿論,也有質疑,現在當天評,當天公佈結果,都在陽光下。”

  終審當天評出的2015年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已在現場予以公示。具體獲獎名單將在行政審批之後,將於近日對社會公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