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熟”模式難以為繼 朋友圈裏面膜賣不動了
- 發佈時間:2015-12-09 07:36: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習記者 陳雪檸
“最近很多人誇我皮膚好,悄悄説,都是因為這款面膜,純植物,無添加,獨家貨源,國外明星都在用!有興趣的趕快聯繫我吧。”配圖是幾張粉嫩嫩的人像,再加上幾大箱的貨物照片和好評記錄。從去年開始,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面膜大肆佔領,各種沒聽過的牌子一擁而上,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近半年來,朋友圈裏賣面膜的吆喝聲越來越少,有關微商暴富的神話也開始坍塌瓦解。微行銷社群大熊會的創始人宗寧表示,從目前來看,大概50%的微商已經死去,而預計最終會有75%的微商退出這個行業。
“殺熟”讓人很受傷
去年春節前,大四學生小宇在中學同學的朋友圈裏看到了一款護膚品,聲稱是法國貨,美白效果可以和國際大品牌媲美,但價格只有大牌的一半。“本來我對這些産品挺懷疑的,可她天天傳照片、曬銷量,我覺得應該靠譜吧,後來就帶了兩套給家人,正好當做過年的禮物。”
結果,小宇和母親使用過後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面部紅腫的現象。“以前用過的牌子很多,從沒過敏現象,這次不可能是簡單的過敏。”小宇説。不過,由於是同學關係,小宇也不好意思要求退貨。“就當是吃了一次啞巴虧,長長記性吧!”
朋友圈的産品行銷,最依賴的就是“熟人經濟”。朋友圈裏不乏良心賣家,可質次價高、山寨商品的橫行還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朋友圈買賣失去了信心。據了解,賣家秀截圖、轉賬記錄這些都有專門的自動生成器,讓人真假難辨。面膜則大多是貼牌産品。熟人也難信,這讓不少人感到失望。
從身邊的人開始推銷,然後不斷加好友,聚集粉絲數量,推送大量的廣告來沖銷量,這往往是早期微商的經營模式。廣告內容粗糙沒質感、推送太頻繁、圖片低俗,這些微商常用的野蠻行銷手段讓朋友圈離朋友越來越遠。
從泰國佛牌、檸檬杯、減肥藥到面膜、護膚品,朋友圈裏的“霸主”層出不窮。“朋友圈裏個個做微商,刷屏的都被我遮罩了,還我一個寧靜。”有網友直言。在易觀智庫分析師朱珠看來,一味“殺熟”只能被市場淘汰。
底層分銷代理成炮灰
50%的微商關門,90%的微商業績下滑,對於業內的這一判斷,電商觀察人士龔文祥認為並不是危言聳聽。“囤貨或賣代理權的那種微商應該是80%都會死掉。”據龔文祥觀察,很多微商並不以産品為主,而是靠“你來做我的代理,可以發財”來忽悠別人。
部分商家從最高級別的代理商拿貨後,由於缺乏銷路,就以商品差價作為利潤,發展下一級代理,而下一級代理拿貨後又面臨著同樣的情況。最終,不少微商都通過這種層層分銷、層層囤貨的模式,依據下線的銷售業績來獲利。金字塔頂端的代理樂享其成,底層的“玩家”就成了炮灰。
“貨都壓在手上,沒有想像的那麼好賣。”囤了一屋子貨的人絕不在少數。為什麼面膜稱霸朋友圈?宗寧介紹,面膜的成本低、利潤高、物流方便、包裝簡易又不易破損,一下子就把其他相對複雜和難做的産品趕出了市場。有人調侃,一些人因此發財了,而更多一批本來想發財的人,因此而不缺面膜用了。
今年2月,微信公眾平臺上發佈了一則整頓非法分銷模式行為的公告,向利用微信關係鏈發展下線分銷並進行營利的行為“開炮”,認為這些模式多數具有欺詐和非法性質。作為微商發展的平臺,微信官方的這一舉動獲得了網友的稱讚和支援。分銷商家到處拉人加會員,這種行為已經讓大家忍無可忍。
微商進入洗牌期
在龔文祥看來,經過“大浪淘沙”,賣代理權的微商模式已經崩潰,但微商零售已經崛起。宗寧也稱,微商並不會消失,“畢竟這種基於社交的行銷,還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楊露最近準備辭職加入微商的大軍。“我有一手貨源,直接從工廠拿貨。現在只是在朋友圈裏小打小鬧,先試試水。”據了解,楊露目前主要銷售定制珍珠和即食燕窩,第一個月的利潤有五千多元。“我賣的珍珠可以提供鑒定證書,大家可以買得放心。月入過萬現在還説不上,我希望從朋友圈做起,一步一步打響口碑。”楊露笑言。
翻看楊露發的朋友圈資訊,雖有廣告,但夾雜在曬寵物、曬美食、曬生活的圖片裏,並不那麼顯眼。“賣東西也要有節制,不能讓它們淹沒了你的生活,也淹沒了別人的生活。”
業內人士指出,微商的野蠻生長時期已過,到了今年年底,將進入洗牌期和規範期。做好産品,才能吸引消費者,這條樸素的原理同樣適用於微商領域。虛假宣傳、偽劣暴利不應成為微商的面孔。
針對朋友圈的虛假廣告,工商總局也計劃重拳出擊,將其納入監管體系。上月,國家工商總局廣告司司長張國華在新聞通報會上表示,《網際網路廣告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年底有望出臺。對於朋友圈裏發佈的微商違法廣告,在接到舉報之後,工商部門也將進行相關調查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