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城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美麗模式”

  • 發佈時間:2015-12-08 10:32: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近日,記者行走在素有“豫東明珠”的河南省永城市鄉村道路上,只見水泥路寬闊平坦,墻上的宣傳畫新穎別致,家家戶戶院落整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鄉村美麗畫卷。

  “以前的農村房屋破舊不堪,建築佈局零亂,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居住環境十分惡劣;而經過整治後的農村,庭院乾淨整潔,條條水泥路連通到家家戶戶,路邊花團錦簇,果樹成行,呈現出整潔、美麗、生態、文明、宜居的新農村景象。”説起農村環境的改善,永城市新農村辦主任李世軍説。

  近年來,永城市以實現農村“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整治任務和建設“田園城市”的目標,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美麗鄉村。如今,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成為永城農村的常態,農民生産生活方式也隨之逐步轉變。

  永城市市委書記馬富國介紹,截至目前,永城市已有631個村基本實現了“三無一規範一眼凈”凈化目標;122個村基本達到了硬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的“五化”美麗鄉村建設階段性要求;建設農村生態産業園64個;建成市級衛生村483個、生態村471個、文明村146個,2014年被評為河南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先進市,2015年被推薦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市)”。

  走進永城市李寨鎮余莊村,乾淨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悠閒地下棋,三兩個兒童嬉戲玩耍。“路通了,出行更方便了;水清了,垃圾少了;環境美了,生活更幸福了。”談起現在環境的改善村民田永華激動地説。

  永城市改善人居環境的過程中,還探索出了政府購買社會機構提供保潔服務、建立村級保潔理事會管理機制的保潔機制。通過政府、群眾、社會等方面籌集資金,交村保潔理事會管理和使用,目前永城市已有19個鄉鎮開展政府購買保潔服務。

  “全鎮每村都配備有專門的垃圾車來保證環境清潔,每百戶配備一名保潔員,每天定時收集清運垃圾。”永城市演集鎮黨委書記張峰説。

  為凈化農村人居環境,永城市加快實施“三無一規範一眼凈”,即保證村內周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産生活物品堆放規範有序,主次幹道兩側環境乾淨。“搞乾淨,放整齊,建立起長效保潔機制,環境整治才能持續下去。”李世軍説。

  李世軍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應抓源頭,從農村實際出發,將農村垃圾按照可還田、可回收、可填埋、需轉運進行分類收集處理,可還田垃圾直接還田或漚制農家肥後還田,可填埋垃圾用於填墊廢閒低窪地或廢舊坑塘,剩餘極少量需轉運垃圾集中運送到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

  演集鎮劉莊村佔地10畝的村民廣場,如今是健身娛樂等基礎設施齊備的休閒廣場。村黨支部書記王紫效介紹,這是通過發動村民集資集勞將可掩埋的垃圾填坑造地後建成的廣場。

  “我們還對村內所有廢舊坑塘進行規劃設計,集中整治,將改造好後坑塘按每畝水面6000元的承包價公開發包。用塑膠布墊底,注水6年不漏,種植蓮藕,每畝可産生萬元以上的效益。”王紫效高興地説。

  如今的永城廣大鄉村,路暢燈明、水清塘凈、村容整潔、環境宜居……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當作一項民本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永城市不僅建成了一批更加生態、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美麗鄉村,也創造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美麗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