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氣象科技服務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2-07 05:59:3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李洪波 魏勁松、通訊員李傲報道:入冬以來,湖北黃岡蘄春縣新科白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宏貴一直忙著指導農民種植中藥白術。原本春季下種的藥材為何冬天就開始種植?這源於縣氣象局工程師王旺來推廣普及的農科知識:秋冬季種白術先髮根再發芽,不易染病。姜宏貴的專業合作社在科學指導下種白術,每年增産近30%,年純收入達50多萬元。
蘄春是《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故里,也是湖北最大的中藥材藥源基地。縣氣象局編撰了《蘄春中藥材種植氣候區劃》,為30個中藥材品種指明適宜氣候條件和區域,目前,全縣中藥材存量面積30萬畝,醫藥總産值達60億元,佔全縣GDP的30%。
省氣象局局長崔講學告訴記者,瞄準長江經濟帶、長江城市群等國家戰略的推進,針對結構調整、産業升級和精準扶貧的需求,省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綜合服務體系和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憑藉“三輪驅動”,氣象服務現已成為全省經濟穩增長的得力幫手。
一是瞄準國家戰略。國家確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後,中國氣象局迅即依託湖北省氣象局組建了長江流域氣象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形成由“四大系統”構成的長江流域氣象預報體系,組建起17000多個區域站、1327個氣象站,並由58部多普勒天氣雷達産品武裝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在流域服務預報中發揮出明顯效益。僅中心開展的流域定量降水估測和精細化面雨量預報研究,就使2015年長江上游流域強降水預報準確率達到68.1%,三年提高27.4個百分點;而長江中游受災面積預估準確率更高達73%,大大增強了沿江城鄉暴雨災害的預估能力。去年,三峽水庫10次防洪調度,累計攔蓄洪水175億立方米,在確保安全度汛的同時,三峽集團長江幹流3個大型水庫均實現蓄水目標,提前29天完成全年發電任務。
二是對接結構調整。發展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湖北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産業升級的具體舉措之一。為與之對接,氣象部門繪製全省風能資源分佈圖,完成風能資源評價報告100余項,創建了湖北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預警體系,開發了光伏發電功率預測預報系統和風電功率預測系統,並在核電輸電線路設計、電線覆冰與電線舞動、城市給排水、三峽地區柑橘凍害及熱害區劃、煙草氣候區劃等領域提交了多項氣候可行性論證報告,對項目規劃建設和資源開發利用給予了全面的氣象技術支援。
三是推動精準扶貧。湖北氣象部門主動作為,針對全省優質水稻、優質專用小麥、雙低油菜、優質蔬菜、優質農産品、優質茶葉等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産業,著力構建氣象為農服務體系,開發出6大類26種服務産品,並據以開展了18種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示範推廣;完成農業適宜性區劃圖101幅、農業氣象災害區劃圖99幅,先後推出35種農用天氣預報、22種農業氣象災害指標、20種精細化農用天氣預報和15種精細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産品,為精準扶貧及各地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精準氣象服務。
湖北省氣象局還把45個重點縣(市、區)和12475個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確定為“直通式”服務對象,“按需下單”,提供精細化服務。地處大別山區的羅田縣氣象部門圍繞板栗産業,與農業局、供銷合作社等簽訂氣象服務合作協議;位於秦巴山區深處的十堰市竹溪縣氣象部門製作專項服務資料,點對點發送給茶葉種植大戶;小麥主産區的襄陽市南漳縣氣象部門則通過精確的預報預警,保障了服務區域內種糧大戶的增産增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