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熱炒中國導彈試驗為哪般?

  • 發佈時間:2015-12-07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報講武堂

  近日網際網路上流傳的一組在中國新疆地區拍攝的奇異夜空景觀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引述五角大樓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中國進行了可擊落美國衛星的新型導彈的飛行測試。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認為,中國對DN-3型大氣層外打擊攔截導彈進行了測試。

  對此,後勤學院軍事專家周德榮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進行正常的導彈發射試驗,無可非議。退一步講,中國就算是發展反衛星武器,也是一種保護自身太空資源的自我防衛措施。美國動輒指責和炒作其他國家進行疑似反衛星武器的試驗,但實際上,美國是擁有反衛星武器種類和進行試驗最多的國家。”

  那麼,什麼是大氣層外打擊攔截導彈?目前打衛星的方式都有哪些?美國為何熱衷於炒作中國的導彈發射試驗?

  周德榮介紹説,大氣層外打擊攔截導彈是一種動能攔截彈,由火箭推進系統和作為彈頭的動能殺傷飛行器組成,借助彈頭高速飛行時所産生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而摧毀大氣層外軍用目標的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攔截彈道導彈和其他軍用目標,如衛星等。大氣層外動能攔截導彈關鍵是能否把動能殺傷飛行器送到目標高度,能否精準捕獲和打擊目標。其關鍵技術主要有六項:一是火箭推進技術,二是精確捕獲目標特徵信號資訊的導引技術,三是處理導引頭資訊的高速信號處理機及技術,四是確定動能殺傷器自身速度和姿態的慣性測量裝置及技術,五是用於動能殺傷器制導計算和飛行路線修正計算的高速數據處理機及技術,六是使動能殺傷器快速機動的姿軌控系統及技術。

  周德榮告訴記者,從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起,美國就一直致力於空間對抗武器裝備的研製,加緊發展各種空間對抗武器,以保持美國在空間的絕對優勢。目前,美國在打衛星方面採取的手段主要包括:陸(海/空)基動能反衛星武器、微小衛星反衛星武器、電子干擾反衛星武器、鐳射反衛星武器、高能微波反衛星武器、衛星捕獲武器等,美國空間對抗已經由發展防禦性空間對抗裝備轉變為大力發展進攻性空間對抗裝備。

  進入21世紀後,美國還大力發展自主逼近、交會對接等複雜航太技術在反衛星武器上的應用,力圖研製更加先進的反衛星武器。特別是當美國能成功地進行非合作目標的交會對接時,擁有該種能力的衛星將很容易轉換為反衛星武器,這也是美國重點試驗該項技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美國國防部雖沒有啟動新的反衛星專項計劃,卻一直在以反導技術帶動反衛技術的發展。這既可避免直接發展反衛武器可能招致的政治、法律和外交風險,也可借反導系統的發展為反衛作戰積累關鍵技術。美軍于2008年年初用‘標準—3’反導攔截彈成功摧毀失控偵察衛星的試驗,即印證了反導系統同時具備反衛能力。”周德榮説。

  “中國始終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歷來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中國進行正常的導彈發射試驗,無可非議。”周德榮指出,“美國妄自猜測和炒作中國正常的導彈發射試驗,其目的一是潛移默化地灌輸中國是麻煩製造者和秩序破壞者的負面形象。二是渲染‘中國威脅論’,塑造受威脅者形象,為自己發展太空戰力量尋找藉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