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玉靜:只為心中那抹綠

  • 發佈時間:2015-12-06 06:32: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一線創新力量

  本報記者 付麗麗

  個頭不高、紅色上衣、馬尾辮,遠遠走來,如果不是事先看過照片,很難把眼前這個人和要採訪的趙玉靜聯繫起來。然而,正是這個看上去有點柔弱的小女子,心中卻有個大夢想——給廢舊資源找個“家”,讓其充分利用,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

  2001年,在同濟大學讀完研究生的趙玉靜來到寶鋼。如今,14年過去了,她已經從一線科研人員成長為寶鋼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區域工程師。“如何將廢物充分利用,在其沒有用途時找到用途,找到一個用途後看還有沒有其他用途。”這是趙玉靜經常思考的問題,也正是這種思考,促使她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創新。

  2007年11月,寶鋼建成COREX新型節能環保煉鐵工藝,這種新型不需焦炭的熔融還原煉鐵工藝,流程短、工序少、污染輕,在國內是首次嘗試。可新工藝帶來新問題,每年産生的54萬噸新型爐渣足可堆滿6個足球場,不僅污染地下水,還可能有放射性污染。

  “必須説寶鋼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企業。”趙玉靜説,早在COREX爐投産前,我們就開始著手研發爐渣的綜合利用技術,但開發難度非常大,國際上對COREX渣的綜合利用程度非常低,僅限用於築路和回填,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

  “我來試試吧。”趙玉靜主動請纓,成為COREX渣綜合利用項目負責人。

  一項新工藝的應用,開始總會反覆調試,以確保煉成的是好鐵。調試的結果就導致廢渣成分波動非常大,而成分的不穩定,致使廢渣顏色變化多端。“就像一排排倒翻了的顏料桶,黑的、白的、灰的、紅的……很快就堆積得像山一樣高。”

  “廢渣成分波動大,就只能加大取樣頻率,不斷進行試驗。”趙玉靜説,沒有辦法只能帶領團隊加班加點。

  她已記不清楚,在那兩年多她和團隊熬過多少個夜,做了多少次試驗。“幾千次總是有的吧。”説這些時,趙玉靜一直很平靜。但正是那些沒日沒夜的工作,讓她一度出現大出血,差點丟了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摸索,她們終於成功地用廢渣料配製出了標號為C30、C40的高性能混凝土,廢渣粉的摻量達到25%以上,不僅性能優於普通混凝土,而且無放射性隱患。隨後,該項目通過上海市新産品鑒定,不僅為COREX渣的利用探索出一條新路,每年還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600多萬元。

  也正是這個項目,讓她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2011年10月,趙玉靜代表團隊去德國參加紐倫堡發明展,其中有項目評審環節。儘管聘請了翻譯,但她仍擔心專業問題翻譯回答不了。在賓館,她幾乎一夜未睡,反覆練習用英語回答。第二天項目評審時,當專家拋出專業問題,翻譯傻眼了。眼看8分鐘答辯時間就要到了,在徵得專家同意後,趙玉靜用英語流利的解答了問題,順利捧回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和環保獎、華莎國際發明展金獎獎盃。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009年,隨著寶鋼産業結構調整以及新一輪發展戰略啟動,材料公司明確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冶金再生資源産業化發展戰略,並開始著手商業計劃書的編制,以實現“成為集團公司産業鏈中不可替代的一環”的目標。

  彼時的趙玉靜,一邊牽頭進行礦粉商業計劃書的編制工作,一邊忙於鋼礦渣摻合料的中試及各品種乾粉砂漿的研發,加速新産品的開發和市場推廣。其“寶鋼固廢在普通幹混砂漿中的應用研究”和“冶金廢棄物在特種幹混砂漿中的應用研究”等多項研究成果為寶龍固廢綜合利用基地轉化,形成10余種乾粉砂漿系列産品及鋼礦渣摻和料,為企業後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沒有絕對的廢棄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採訪中,這是趙玉靜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和記者聊完,她就奔赴湛江,寶鋼在湛江的一條生産線已開始運作,她要趕去鑒定爐渣的成分,為其找到出路。

  變廢為寶,讓地球多一抹亮眼的綠,為了這個夢,她一直在路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