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逐步惡化的安全形勢阻礙中方在阿富汗公路建設

  • 發佈時間:2015-12-03 13:3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乙深 仇博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喀布爾12月3日電(記者趙乙深 仇博)近來有西方媒體報道,由中國新疆北新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至阿東部楠格哈爾省首府賈拉拉巴德的第二條公路項目,因中方施工原因和管理不善導致進展緩慢,並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然而,新華社記者在實地走訪調查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據了解,該公路項目于2013年啟動,由亞洲開發銀行投資、北新路橋中標承建。項目全長100公里,工期為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合同金額1.1億美元。

  安全形勢惡化導致工期延誤

  據北新路橋阿富汗片區負責人王騰駿介紹,喀布爾至賈拉拉巴德公路工期延誤的主要問題是當地日益惡化的安全形勢。

  王騰駿説:“楠格哈爾省安全形勢近兩年呈明顯惡化趨勢,許多道路建設涉及的沿線村莊甚至連負責施工安保的阿富汗軍警都不敢進入。在如此惡化的安全局勢下,中方施工人員怎敢貿然推進工程進度。”

  聯合國9月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楠格哈爾省是阿富汗遭受反政府武裝襲擊的“重災區”之一。當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安全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2015年初以來,“伊斯蘭國”武裝在當地活動頻繁,“以前我們只需要對付塔利班一個敵人,而現在需要雙線作戰”。

  北新路橋的施工人員自開工以來也多次親歷當地不明身份人員的武裝襲擊。“根據我們同阿政府簽訂的合同,工地的安保應由阿方提供。而他們目前實際派駐到我方工地的安保人員距我方需求的數量甚至不到一半,”王騰駿説。

  楠格哈爾省公共事業管理局負責人哈米杜拉·托洛告訴新華社記者:“當地人民和政府都很重視喀布爾至賈拉拉巴德公路項目,因為該項目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更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但是,該項目的確因安全原因而延誤工期,為此,我們已向阿富汗政府申請更多安保人員進駐工地現場。”

  王騰駿還認為,由阿富汗政府指派的監理單位頻繁更換高層也是導致工期延誤的原因之一。

  “根據合同規定,監理單位有義務協助我施工方去協調當地村民關係和政府關係,但是他們的高層從施工以來已換了4批,導致我們遇到困難時根本不知道該找誰。有時候發給監理方的電函甚至要等上幾個月才能回復,而合同規定的時間是14天,”王騰駿表示。

  面對外媒質疑,王騰駿略顯無奈地表示:“北新路橋在海外做了亞開行的許多項目,無一不是如期完成。我本人是從巴基斯坦的項目上調過來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在阿富汗故意拖延工期?”

  工程對當地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據了解,該工程分為兩個標段,其中從賈拉拉巴德至楠格哈爾胡吉亞尼區的30公里路面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胡吉亞尼區地處楠格哈爾省西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整個工程對於阿富汗提振當地乃至本國經濟、促進阿巴商貿往來有重要意義。

  吉亞斯·汗是胡吉亞尼區村民,今年60歲,目前在北新路橋的項目工地工作。他告訴新華社記者,自己對喀布爾至賈拉拉巴德項目充滿感激之情。

  “我非常感謝阿富汗政府和中國公司(北新路橋)能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因為目前阿富汗經濟形勢不好,失業率高。我通過在這裡工作能養活全家。我們有很多人都在這個工地工作,”汗表示。

  該項目副經理、公共關係經理馬新亮告訴記者,目前項目共雇傭至少120名當地人,佔用工總量的80%以上。而北新路橋方面也願意依照當地人意願為社區建設發展作出貢獻,包括修建學校和醫院。

  為加速施工建設,北新路橋今年初已更換阿富汗片區管理團隊,並且加強了同阿富汗政府和監理方的溝通與協作。“只有這樣才能儘快完成項目,從而使當地人和整個國家受益。而管理團隊的更換並非像外媒所説的是因為管理不善,”馬新亮説。

  阿富汗對中國援助表示感謝

  自從2001年塔利班政權倒臺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幫助阿富汗維護和平,實現經濟發展。

  今年10月底,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遭受7.5級強烈地震。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宣佈對阿進行1000萬元人民幣(約156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救災物資援助和1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獲得當地民眾廣泛讚譽。

  阿富汗外交部負責中國事務的第三政治司司長蘇丹·艾哈邁德·巴欣表示,中國一直積極參與阿富汗戰後重建,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阿富汗政府對此表示感謝。

  巴欣説:“阿富汗政府對於中國迄今援建的項目均表示滿意,同時阿政府歡迎中國政府和中資公司在未來繼續來阿富汗投資,重點領域放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礦産資源合作方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另外,阿富汗政府還希望中國能為阿提供更多獎學金名額,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