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質好口感好,丹江水好喝”

  • 發佈時間:2015-12-03 07:29:55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張海濤)去年12月15日,我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通水一週年前夕,記者走進工程現場、受水城鎮,探尋丹江水為中原大地帶來的新變化。

  桶裝水凈水器紛紛“下崗”

  “一河南北通,送水到北京,沿途皆受益,萬代韆鞦功。”12月2日,鄭州市民張國林向記者動情地吟誦他寫的詩句。

  張國林老家在信陽,愛喝茶。過去鄭州自來水口感差,家裏常年購買産自信陽的桶裝水。“桶裝水早就不買了。”張國林説,“現在用上了丹江水,水質好口感好,丹江水好喝。”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許昌市民陳愛萍家。她家養的熱帶魚對水質要求高,過去往魚缸裏灌的都是桶裝水。自從用上了丹江水,“自來水直接灌進魚缸,一點問題也沒有”。

  和陳愛萍同一個小區的胡甲付家,用了多年的凈水器,已經光榮“下崗”。以前,遠在英國的女兒一家回國時,老胡總要專門去買優質桶裝水。今年春節,就用家裏的自來水招待“英國客人”,頗受好評。

  已供水8.37億立方米

  去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後,我省切實加強運作管理,推進受水水廠建設,供水安全平穩,供水範圍和供水量不斷擴大。

  記者從省南水北調辦獲悉,截至11月30日,累計有29個南水北調幹渠口門及3個退水閘向我省供水,共有8.37億立方米丹江水潤澤中原城鄉,相當於增加了8座大型水庫,為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了水利基礎支撐作用。

  全省承接丹江水的水廠已達35個,除這些水廠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還向南陽引丹灌區、禹州市潁河供水,為3個水庫充庫,為鄭州市西流湖、鶴壁市淇河實施了生態補水。

  供水目標目前已涵蓋南陽、漯河、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濮陽等9個省轄市及鄧州市,受益人口達1400余萬人,農業有效灌溉面積115.4萬畝,供水效益不斷擴大。

  15座水廠告別地下水

  我省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多年來為維繫經濟社會發展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其中,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超採量為5.73億立方米,形成了大面積的地下水漏斗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為各受水區壓采地下水提供了條件。根據我省制定的方案,到2020年將減少開采地下水2.7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全省南水北調受水水廠中,水源由地下水置換為丹江水的共15座。鄧州市、新野縣、漯河市市區、舞陽縣、臨潁縣、郟縣、襄城縣、長葛市、新鄭市、航空港區、修武縣、新鄉市市區、獲嘉縣、淇縣等14座城鎮地下水水源得到涵養,地下水位實現不同程度提升,南水北調供水生態效益逐步凸顯。③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