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息簡報:中國九大銅生産商一致同意2016年減産5%

  • 發佈時間:2015-11-30 11: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11月30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道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希臘須兩周內實施13項改革才可獲10億歐元救助

  根據歐元區財長們達成的一項協議,希臘需在兩周內實施13項經濟改革舉措,其中包括改革銀行業、設計一隻私有化基金等,才能獲得10億歐元(約合11億美元)的救助資金。歐元區財長們上週四簽署的一份文件列出了這13項希臘需完成的重要改革舉措。《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見到了這份文件。這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希臘左翼政府容易接受的該國經濟改革舉措,比如設立一家獨立的稅收機構,優化徵稅機制等。不過,這份任務清單也包括一些希臘政府實施起來有難度的改革舉措。(此消息來自道瓊斯)

  中日節能環保論壇在東京舉行 簽署26個合作項目

  中日兩國政府和民間企業就環保領域合作展開對話的“日中節能環保綜合論壇”29日在東京舉行。此次簽署了有關污水處理及包括微小顆粒物PM2.5在內的大氣污染對策等26個合作項目。論壇在30日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峰會前夕舉行,旨在彰顯作為能耗大國的日中兩國加強環保合作的努力。(此消息來自共同社)

  南韓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下降1.4%

  南韓統計廳3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份,受到出口低迷的影響,南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下降1.4%。南韓10月份出口同比減少15.9%,創下2009年8月(-20.9%)以來的最大降幅。由採礦工業、服務業、建築業、公共行政等四大領域組成的全體工業産值環比減少1.3%。製造業開工率下滑1.4個百分點至73.8%,庫存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126.8%,服務業生産環比增長0.2%。消費指標持續向好,零售業環比增長3.1%,創下2011年1月(4.0%)以來的最大增幅。統計廳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韓版“黑色星期五”等政府出臺的消費刺激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消息來自韓聯社)

  中國與南非企業簽署9.3億美元合作協議

  新華社上週六報道稱,“中國-南非企業貿易對接會暨簽約儀式”11月27日在約翰內斯堡舉行,兩國企業共簽署23個合作協議,合同金額約9.3億美元。中南兩國企業此次共簽署的合作協議涉及鋼鐵、能源、醫藥、水果、海鮮、葡萄酒、紡織等多種産品。中國中鋼集團公司、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等15家中方企業以及南非虎牌公司等50余家南非企業與會。(此消息來自新華網)

  中國證券業協會詳解對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的清理規範細節

  中國證券業協會場外市場專業委員會11月29日表示,目前證券公司開展的融資類互換業務實際演變為杠桿融資買賣股票的行為,並且存在一定的違法違規隱患和潛在系統性風險。為防範市場風險,促進收益互換業務回歸本原,證券業協會要求證券公司對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進行清理規範。該協會網站週日刊登答記者問稱,清理規範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停止新增此類業務;二是存量業務可按合同繼續履行,但不得延期;三是對於客戶的融資需求,可以通過融資融券業務在場內規範進行;四是其他滿足客戶風險管理等合理需求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仍可正常、規範開展。(此消息來自新華網)

  中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擴大至4.6%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人民幣5595.2億元,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份擴大4.5個百分點。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5357.8億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8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但主要得益於財務費用增長明顯放緩、營業稅金及附加大幅減少等,而企業主營業務仍疲軟。1-10月份累計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9億元,同比下降2%,降幅比1-9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此消息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中國10月貨物貿易順差598億美元 服務貿易逆差141億美元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週一公佈,按美元計價,中國10月貨物貿易順差598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41億美元。外管局網站新聞稿顯示,10月中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2,000億美元,支出1,543億美元,順差457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收入1,811億美元,支出1,213億美元;服務貿易收入189億美元,支出330億美元。2015年1-10月,中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19,378億美元,支出16,360億美元,順差3,019億美元。(此消息來自外管局網站)

  中國稱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

  中國環保部11月29日稱,中國已提前半年完成了5年前設定的污染物減排目標。官方新華社報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警告稱,中國需要進一步減少30%-50%的污染物排放,才能實現中國受損空氣、土壤及水源的“明顯”改善。從2010年開始,中國承諾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以及化學需氧量(COD,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指標)的排放。這些減排目標被納入了今年結束的“十二五”規劃,主要通過在發電廠、煉鋼廠及其他工業設施安裝排放控制設備來實現。(此消息來自新華網)

  中國九大銅生産商一致同意2016年減産

  據一位業內高管人士稱,中國九大銅生産商已就2016年將精煉銅減産逾20萬噸的初步計劃達成協定,這一減産幅度相當於今年産量的約5%。上週六中國的銅生産商在上海舉行會議,討論統一減産支援銅市的事宜,此前上海期銅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挫跌至逾六年來最低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産國和消費國。目前中國經濟正在放緩,給全球市場增加了更多壓力。這位高管稱,這九家銅生産商還會請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CNIA)要求政府調查上海期交所的高頻交易和惡意做空期銅的行為。(此消息來自路透社)

  現代起亞汽車在華佔有率達8.9% 擺脫銷售困境

  汽車行業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現代起亞汽車10月份在華佔有率達到8.9%,佔行業第三位,終於擺脫了在華市場萎靡不振的困境。數據顯示,現代起亞汽車在華市場佔有率自2012年創下10.5%以來,因競爭公司特價優惠政策和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廉價攻勢,其佔有率一直未能突破10%。然而,截至2015年6月,現代起亞汽車在華佔有率下降到7.2%之後,出現恢復跡象,8月份回升至7.5%,9月份進一步上升至8.4%,10月份更達到8.9%,連續三個月保持增勢,預計今年年底有望突破9%。(此消息來自韓聯社)

  韓樂天百貨將為中國VIP客戶推專人導購服務

  據南韓樂天百貨店30日消息,樂天百貨將推出“專人導購”(Personal shopper)服務,擴大針對中國VIP客戶的專項服務。12月1日起,樂天百貨Avenuel名品館總店將在2層新設“Avenuel國際區”(Avenuel Global Lounge),為當日消費金額達500萬韓元(約2.8萬人民幣)以上、一年消費金額達1千萬韓元以上的外國VIP客戶配備專人導購。該項服務不僅包括提供翻譯和導購,還包括為顧客將購買的商品配送至下榻的酒店。此外,Avenuel國際區還將邀請VIP客戶參加海外名品展、時裝秀等活動,明年1月針對中國年輕VIP客戶提供微信(社交網路服務)會員服務。(此消息來自韓聯社)

  松下聘用證券分析師任董事負責並購業務

  松下公司11月29日宣佈,將聘用美林日本證券公司負責電子電器行業的調查部長片山榮一(49歲)出任公司董事。上任時間為明年1月1日。松下有意將片山作為分析師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並購(M&A)業務上。松下將於1月新設負責並購戰略的“事業開發部”,由片山兼任部長。松下的“董事”相當於很多企業的執行董事。證券分析師跳到自己曾負責分析的企業擔任高管較為少見。片山曾任職于野村證券公司,2010年進入美林日本證券,2012年擔任調查部長。(此消息來自共同社)

  豐田汽車今年前10月全球銷量居首

  豐田汽車27日發佈數據稱,2015年1~10月的集團全球銷量(包括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比去年同期減少1.2%至835.3萬輛。但銷量仍超過與其爭奪全球首位的德國大眾汽車(VW),並把雙方差距從1~9月的6萬多輛擴大至約9萬輛。豐田在中南美和歐洲的銷量低於去年,但由於汽油價格下跌,在美國商用車銷勢良好將海外市場銷量推高0.5%至653萬輛。國內銷售受到微型車稅等增稅影響,減少7.0%至182.3萬輛,但10月投放市場的新款車型將銷量拉高了1.5%。大眾的全球銷量減少1.7%至826.2萬輛。自9月深陷尾氣排放作弊醜聞以來,10月銷量下滑3.5%至83.1萬輛,失去了領先優勢。(此消息來自共同社)

  東麗在華業務營業利潤或創新高

  日本化學素材企業東麗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在華業務的營業利潤有望同比增長24%,達到235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由東麗參與縫製的服裝實現銷售增長,同時用於紙尿褲的不織布也表現強勁。雖然中國經濟減速的擔憂加劇,但服裝等消費品的銷售依然堅挺。中國業務正成為拉動東麗合併業績增長的火車頭。東麗2015財年的合併營業利潤有望同比增長26%,達到1550億日元,連續2個財年創歷史新高。(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LG瞄準蘋果投鉅資建有機EL面板工廠

  南韓LG螢幕公司將在南韓建設中小尺寸有機EL面板的新工廠。計劃在2017年底投入運作,並逐步增加産量,預計投資額在數年內超過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5億元)。由於美國蘋果已表示將在2018年推出的“iPhone”上採用有機EL面板,LG螢幕公司開始加強供貨體制。11月26日,LG螢幕董事會確認了啟動增産投資的方針。(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東芝考慮出售晶片子公司部分股權以籌集資金

  東芝公司(Toshiba Corp., ADS, TOSYY)上週五稱,正考慮出售部分半導體業務,以籌集資金來應對會計造假醜聞。東芝公司首席執行長室町正志(Masashi Muromachi)説,該公司正在考慮通過分拆上市或與另一家公司交易的方式出售其晶片子公司的部分股份。這項半導體業務近些年來一直是東芝的主要盈利來源,因為東芝公司的個人電腦、電子消費産品以及核業務業績均在惡化。(此消息來自道瓊斯)

  法國Oddo以高於復星國際的出價競購BHF

  法國小型投資銀行和資産管理公司Oddo & Cie出價7.6億歐元(8.05億美元)收購比利時投行BHF Kleinwort Benson Group,超過之前中國復星國際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td., 簡稱:復星國際)的出價。此前,BHF拒絕了這家快速擴張的中國公司于7月提出的收購提議。Oddo對BHF Kleinwort Benson的出價為每股5.75歐元,較復星國際每股5.10歐元的出價高出13%。(此消息來自道瓊斯)

  國泰君安證券將繼續履行“自營盤不減持”承諾

  儘管中國證監會已取消券商自營股票每天須凈買入的臨時救市措施,不過國內大型券商--國泰君安高層表示,公司仍將繼續履行此前21家券商聯合公告中“上證綜指.SSEC在4,500點以下,在7月3日餘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擇機增持”的承諾。中國證券報週一引述該高層稱,監管要求與公司自主承諾是兩碼事。監管機構推出這一舉措後,國泰君安證券仍將繼續履行此前承諾。(此消息來自中國證券報)

  中信、海通、國信證券稱接受證監會調查是因涉嫌融資融券業務違規

  中信證券上週日公告稱,此前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後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相關調查的開展。經核實,本次調查範圍是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規定之嫌。中信證券表示,將繼續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此消息來自路透社)

  中投和中信集團查處下屬企業高管違紀 申萬宏源一副總被撤

  中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上週六公佈,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中信集團近期分別查處多起旗下企業高管違紀案件,中投旗下申萬宏源證券公司副總經理許建平因多次公款打高爾夫球且不如實申報個人事項,而被撤職。中紀委網站通知並顯示,申萬宏源證券深圳福華一路營業部總經理楊黌,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公款大量購買並個人使用茅臺酒、到高檔場所消費等,給予其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撤銷其營業部總經理職務。調查中發現楊黌涉嫌違法問題,已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處理。其餘八名責任人員,分別給予撤銷黨內職務、黨內嚴重警告和黨內警告處分。(此消息來自中紀委網站)

  五礦發展擬定增融資至多42.6億 與阿裏合建金屬電商平臺

  中國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週六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五礦股份及其他投資者定向增發股票,融資至多42.56億元人民幣,募資投向項目之一就是其與阿裏創投等一起增資金屬電商平臺項目。公告指出,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為審議此次增發的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90%。五礦股份擬認購不低於本次實際增發總數10%的股份。(此消息來自路透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