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整風險釋放 短期保持謹慎

  • 發佈時間:2015-11-30 03:37:15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言飛語

  調整風險釋放 短期保持謹慎

  □本報記者 劉偉

  大盤在3600點上方徘徊多日,最終還是選擇了破位下行,除了消息面的利空影響,資金面受到新股申購的影響,面臨較大壓力,也是重要原因。

  從週末的消息面看,中信、國信、海通齊回應被查是因為“兩融”業務違規,券商表態將繼續履行“自營盤不減持”承諾,有利於市場企穩。不過,考慮到暴跌會極大挫傷市場人氣,短期看調整風險仍需要釋放,投資者應儘量保持謹慎,將倉位控制在半倉以下,等待市場真正企穩後再入場。

  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

  “雙11”購物狂歡節熱度還未退,美國的“黑色星期五”購物日又席捲而來,中國的各大電商也紛紛絞盡腦汁吸引消費者。誰又能想到,上週五打折最狠的居然是A股。

  在3600點左右盤整多日之後,上週五,大盤突然上演了一齣近200點的大跳水,兩市成交量均有所放大,合計達1.14萬億元。

  回顧大盤11月份以來的表現,絕大部分交易日都是在持續橫盤。11月首周的5個交易日,滬指在最後三個交易日出現了喜人的三連漲。但從第二周開始,大盤就進入“滯漲”狀態,股指一直圍繞3600點進行橫盤震蕩。在橫盤近三周後,滬指選擇了向下跳水。

  多重利空雲集,促使股指做出向下選擇。最直接的誘發因素來自於監管層決定對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立案調查,引發券商板塊跌停潮,並衝擊市場短期信心。市場向下破位式放量大跌,預示著自9月中旬以來的本輪反彈已基本結束。

  而從多方面看,後市仍不容樂觀。從週邊環境看,美元指數衝破100大關,引發包括黃金在內的金屬價格創出5年來新低,美聯儲加息更是箭在弦上,對人民幣匯率也構成壓力,再加上年內多只新股還將按照舊規則進行申購,這些都會抑制大盤短期的走勢。

  消息面上多空交織

  從週末消息面看,好壞參半。

  一些消息會緩解投資者情緒,有利於大盤短期逐步企穩:

  中國證券業協會昨天緊急發聲解釋“叫停”,表示“叫停”僅限于融資類收益互換,停止新增;

  中信國信海通齊回應被查,係兩融業務違規,而不是市場猜測的與救市有關;

  券商表態將繼續履行“自營盤不減持”承諾,上週五暴跌後市場紛紛猜測是證監會取消限制後,券商自營盤大肆砸盤;

  國泰君安帶頭表態不減持,其他券商也可能跟進。

  從利空消息看,暫停了4個多月的IPO將在今天正式重啟。本週將發行十隻新股,其中明天的新股發行密度較大,共有讀者傳媒等8隻新股申購,仍會對市場資金面構成壓力;證監會11月27日晚間發佈新股審核新規,其中提到針對市場反映的審核進度不透明問題,建立限時辦理和督辦制度,對各審核環節提出明確時限要求,新股發行節奏有望加快,對於投資者心理影響偏負面;證監會表示將進一步清理整頓違法配資,規範私募産品,金融反腐進入深水區,從公募到私募和券商,也會對市場資金産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整體來看,消息面上多空交織,但短期利空消息的影響更大一些,市場調整風險仍需釋放。

  控制倉位逢低佈局

  今天是11月收官之戰,滬指將選擇觸底反彈還是繼續下行呢?

  從歷史走勢看,自2007年2月份以來滬指單日暴跌5%的走勢共有25次,次日反彈為18次,次日接續下跌為7次,也就是説暴跌後次日反彈概率較大。

  不過,從今年的情況看,此前有11天單日跌幅超5%,第二個交易日繼續下行為6次。也就是説,今年暴跌後,繼續下行的概率較大。

  考慮到今年的暴跌多數發生在“股災”期間,參考價值較小,短期大盤在60日線附近應該有一定的支撐,投資者可以在這個位置適當佈局。

  從技術上看,滬指前期在年線附近持續盤整大半個月,吸引了很多前期踏空機構重新入場,大盤有依託年線再度向上挑戰的勢頭。雖然上週五的暴跌讓指數跌破均線支撐,重新回歸至3400點附近,但預計在新股申購資金回流後,大盤有望重新震蕩上行。

  當然,3600點上方是七八月份平臺的整理區間,套牢盤眾多,大盤每上一步都壓力重重。加上中小板和創業板在本輪反彈中漲幅普遍較大,積累了大量獲利盤,都會壓制大盤的進一步上行。

  因此,短期內投資者要以防禦為主,儘量小倉位參與,快進快出,中長線佈局可以逢低關注業績預報較好的藍籌品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