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學者熱議共用金融:有助於緩解現代金融體系脆弱性

  • 發佈時間:2015-11-28 19:3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丁棟)隨著共用經濟、網際網路金融等新經濟模式在中國的興起,對共用金融的研討也日益深入,28日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上,多位經濟學家指出,共用金融作為一個金融資源供求雙方的直接交易系統,在實現普惠金融,以及緩解現代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論壇發言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提出,共用金融在本質上是整合線下金融資源,優化金融資源供求雙方匹配,實現其直接交易。目前國內共用金融的發展只是初露端倪,但發展速度驚人,以眾籌為例,截至2015年上半年,眾籌平臺總數量達到211家,其中53家屬於2015年上半年誕生的新平臺,成功募集46.66億元人民幣。

  姚余棟表示,從金融資源的供給來看,中國絕大部分資金都要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來實現間接融資,投資者投資渠道相對窄,收益相對低。調查顯示,規模以下的小企業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係,小微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係。共用金融模式可以通過現代資訊技術平臺,實現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交易,一方面拓展融資空間,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等尾部需求者獲得融資,也極大地拓寬了廣大居民的投資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在論壇上表示,對於共用金融來説,技術的突飛猛進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插上了翅膀。制度的變遷創造了更好的金融生態環境,這是一個全新的金融生態環境。共用金融的理念與模式的發展,有助於抑制部門的過度擴張,通過拓展金融領域,來實現基礎設施與規則層面的自主型創新。

  該論壇由《當代金融家》雜誌和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聯合發起、華夏經濟學基金會為支援單位。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副理事長王廣宇表示,共用金融是一種新供給,需要以IT技術和網際網路渠道為橋梁,使公眾能夠平等地共用社會資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經濟的紅利。公眾直接參與金融,互助受益,發展共用金融,有助於緩解和根除現有金融體系的一些弊端。(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