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都勻毛尖引領黔茶出山

  • 發佈時間:2015-11-28 09:33: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何讓茶産業成為黔南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三統一的最佳契合點?日前,“都勻毛尖引領黔茶出山——中國茶産業發展論壇”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專家學者從“毛尖飄香”“茶之産業”“茶之趨勢”“茶之未來”四個層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參加此次論壇的專家學者有: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亞輝,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産業發展部部長申衛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茶文化學者陸堯、黔南州茶葉協會秘書長陳躍華

  黃亞輝對都勻毛尖情有獨鍾,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説,都勻毛尖為什麼會贏得數不清消費者的喜愛,其特色優勢“五高一低”就是市場上一塊閃光的金字招牌。申衛偉説,都勻毛尖與龍井、碧螺春等國內茗茶相比“各有韆鞦”。陸堯則認為都勻毛尖有“小家碧玉”之可愛,優勢明顯。

  陳躍華説,近年來,黔南每年都要投入1億元左右的專項資金扶持茶産業發展。黔南茶葉種植面積目前已有130萬畝,年産2萬噸,産值27億元。申衛偉説,茶業要想可持續發展,一個是品質優,一個是穩定,對於都勻毛尖,今後做大做強,産量提升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面對産量的提升如何來做到品質的穩定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快速發展同時,黔南一直恪守“放心茶是生命線”這個理念。黃亞輝認為,與其他茶葉相比,都勻毛尖品質處於領先水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茶園面積擴大了,要管護好、管出效益,對品種要有選擇地選育,立足高海拔有針對性地管理,並在加工方面著力。陸堯則建議,走精細化的道路,工業化生産,要高度重視機制化生産的“提香”問題,超前謀劃。

  歸結起來,專家學者認為,當前,都勻毛尖品牌打出去要念好“質”“量”“銷”三字經。

  據專家們介紹,茶企業分佈散、小、亂、差似乎一直是中國茶産業面臨的問題,國內的茶産業是“有名茶,無名牌”。推行品牌化、制定行業標準,才是茶企和行業的出路。目前,茶的行銷主要有三種模式:自建連鎖零售終端、品牌專賣店銷售、現代超市賣場終端銷售。那麼,都勻毛尖的發展採取哪種模式更好?“台灣茶産業的發展和經營模式,提高了茶葉制優率,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值得大陸茶産業同仁學習、效倣。”專家介紹,現在,茶早已不是單一的飲品,中國飲料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茶飲料的産量大致為1200萬噸至1400萬噸,呈幾何級數增長,茶食品擴大到點心、冰淇淋等,茶葉提取物加工而成洗髮精、沐浴精,可以説茶元素已經貫穿一二三産業了。

  如今,面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沿線涵蓋到全球44億人口,這一區域恰好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産和消費區域,蘊涵著巨大的飲茶人口紅利。

  如何抓住這次機遇?專家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域,陸路以綠茶消費為主,水路則更傾向於紅茶消費,同時奶茶市場也正在崛起。國內茶企應當建立統一的出口聯盟,不斷提升茶葉的品質品質,在國際市場上贏得更高的價格和聲譽。

  近年來,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重視下,都勻毛尖爆髮式增長。“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茶企一定要早一點關注,早一點運用電商這樣的一種形式。”專家們建議,要線上線下聯動。目前,都勻已經設立了都勻毛尖茶官方微網志,發佈了都勻毛尖茶産業動態,建立了都勻毛尖茶網站,引導全州甚至全省的茶葉企業免費入駐。建立了貴州茶葉網上超市,積極引導和鼓勵茶産業在淘寶等國內大型網站上開設網店,引導網上開設都勻毛尖茶專賣店創業,形成實體店和網路店兩大支柱市場,合力攻堅國內外茶葉市場。陸堯説,要同時注重“實體店+電商+直銷”三種方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