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資本參與中國綠色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27 17:0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陳舒 陸蕓 關桂峰)節約600噸石油,減持300萬噸二氧化碳,免栽4100棵樹木,這只需400萬個廢舊飲料瓶。

  400萬個是多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人口為136782萬人,這意味著只要總人口中不到0.3%的人每人每天收集一個飲料瓶,上述目標就可達到。

  如果有人想投身綠色行動,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回收機就可以滿足你的心願。打開手機應用程式,找到離你最近的回收機,將飲料瓶扔進去,簡單的3步,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可以在自己的公交卡上得到返利。

  據公司總經理常濤介紹,2012年推出首臺飲料瓶智慧回收機後,目前已在北京地區投放2200多臺,預計年底將達到3000台,累計回收廢棄飲料瓶近1800萬個,用戶達到50萬。

  成立於2008年的北京盈創回收公司,是智慧固廢回收整體方案提供商和解決商。今年8月,盈創獲得了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的A輪1500萬美元的融資,日前還與智慧回收與分選領域世界頂級企業挪威陶朗集團簽訂合作協議。

  不久前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綠色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的綠色産業目前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我看好未來五年的發展,包括盈創在內的多家創新型的企業在從事這個行業,未來中國的綠色産業會是專業且有競爭力的。”陶朗集團執行副總裁哈康説。

  中國綠色産業蘊含的廣闊市場,讓包括陶朗在內的眾多外資企業十分好。

  長期以來,環保産業一直被認為投資回報率低且風險高,許多金融機構或社會資本對進駐該領域心存疑慮。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研究中心副主任蘭紅表示。出現這樣的誤讀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許多金融機構對環保項目不了解。

  “比如説投資一家污水處理廠,一旦政府和其簽約,該污水處理公司基本就確定了相對壟斷的地位,這給環保産業未來資金收益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現金流,風險相較其他項目,反而是低的。”蘭紅説。

  中國綠色經濟的發展,需要也必須借助社會資本。

  據了解,在未來五年中,中國綠色産業的年投資需求在2萬億人民幣以上,而財政資源只能滿足10%-15%綠色投資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向綠色轉型,必然要求投資向綠色轉型,而發展綠色金融,以引導大量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産業,則是推進綠色投資和經濟轉型的關鍵。

  “綠色金融”,通俗地理解,就是金融機構將環保、節能、低碳作為投融資決策的考慮依據,通過金融産品和服務來推動經濟社會和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內容主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和綠色保險等三大方面。

  而像盈創這樣的企業也通過自己的業績證明了環保綠色産業是有途徑實現盈利的。

  “目前我們的盈利渠道主要通過出售回收機,此外還與一些飲料廠商進行合作,讓他們在我們的機器上進行相關飲料品牌的廣告投放。”常濤説,“今年已經實現了盈利。”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中國正著力打造一個綠色金融體系,不僅要向一些綠色企業提供手續費相對較低的融資平臺,同時也會向相關企業開放針對中長期項目的綠色債券。

  “銀行的負債平均只有六個月,很難放開很多中長期的貸款,所以中長期的綠色項目就比較適合用債券市場的融資。”馬駿説。

  而談到這樣的金融政策是否同樣針對外國投資者,馬駿表示:“中國要推行的綠色金融政策是適用於所有投資者,包括國外投資者。”關於外資進駐的方式及領域,他認為還要依據具體項目決定。

  “中國更加重視綠色産業發展,這對回收行業來説將是非常大的促進。無論是中國的垃圾再生利用和處理領域還是清潔能源的開發與使用,未來都潛力無窮。” 哈康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