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國際油價中期內不會突破100美元

  • 發佈時間:2015-11-27 14:4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昨日由南華期貨主辦的“2015原油期貨全國巡迴報告會—北京站”上,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陳蕊表示,供需基本面、美元升值、投機減弱將對國際油價形成多重壓制。預計中期內國際油價不會突破每桶100美元。

  根據該研究院的中長期油價預測模型結果顯示,未來2~3年國際油價將處於相對低位。之後隨著低油價影響供應減少,市場重新平衡,油價將再次走高。

  “世界原油供需寬鬆成為新常態。”陳蕊表示,未來幾年世界石油供應將迎來高速發展期,世界供應能力大大高於世界石油需求。世界剩餘生産能力由2013年的530萬桶/日增至2020年610萬桶/日,凈增80萬桶/日。與此同時,石油需求增速將繼續放緩,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存在增長放緩甚至停滯的風險,此外替代能源的發展、能效的提高也將進一步打壓石油需求。

  在解釋油價的決定因素時,他認為邊際生産成本決定了油價的長期底線。據他介紹,目前中東陸上石油的開採成本低廉,基本為27美元/桶左右;海上大陸架石油的開採成本約41美元/桶;重油的開採成本約47美元/桶;俄羅斯陸上石油的開採成本約50美元/桶;世界其他地區陸上石油的開採成本約51美元/桶;深水石油的開採成本約52美元/桶;超深水石油的開採成本約56美元/桶;油砂的開採成本約70美元/桶;北極地區的開採成本約75美元/桶。

  此外,美國頁巖油成本範圍在40-120美元/桶,目前約77%的成本集中在40-80美元/桶,即Bakken和Eagleford兩個主要開采地區。未來隨著新區塊的開發,成本也將小幅上升。

  談及當前的石油定價格局,陳蕊將其總結為“三極變四極、重塑國際原油價格體系”。他説,中國已具備建立亞洲原油價格基準的基礎:中國是全球石油生産和消費大國,商品期貨市場也有了一定基礎,為建立原油期貨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推出原油期貨、形成亞洲原油基準價格指日可待。

  而通過推動亞洲原油價格基準的建立,將形成反映我國石油市場供需關係的價格信號,成為我國對外石油貿易的價格參考,有助於消除“亞洲溢價”,改變我國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不利地位;還將形成歐美之外亞洲地區的原油定價基準,參與國際油價的形成過程,重塑國際原油價格體系。

  南華期貨副總經理唐啟軍在致辭中也表示,當前全球500強企業多數均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來有效消除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的戰略規劃。在國際能源行業中,即便當前油價一跌再跌,也很少見能源企業倒下,究其原因,就是通過期貨市場有效轉移了風險。例如,原油需求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採購,能夠使生産經營成本保持相對穩定,從而增強企業抵禦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原油供給企業則可以通過保值實現風險出售,使其預期利潤保持相對穩定,提高其投資和生産的穩定性。

  唐啟軍特別指出,作為一種重要的國際大宗商品和金融資産,“中國版”原油期貨晚推不如早推。尤其是在目前的低價時期,推出原油期貨也是一個較好的時點。因為油價處於相對低位,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投資的成本較低,這無疑有助於活躍市場交易,隨著交易量放大,市場影響力就會擴大。□本報記者 王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