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光明論】擁抱“網際網路+”:傳統企業轉型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 發佈時間:2015-11-27 10:27:31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光明網經濟訊(記者張騰飛)進入新常態以來,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為創新驅動。而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一大批傳統企業在經營壓力下開始謀求轉型,“網際網路+”、“創新”成為傳統企業“二次創業”的關鍵詞。傳統企業的轉型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微觀組成部分,勢必會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經濟形勢對傳統企業而言有哪些挑戰和機遇?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的關鍵是什麼?它對中國經濟而言有哪些重要意義?對此,光明網《新常態?光明論》欄目記者採訪了幾個傳統企業的負責人。

  破釜沉舟:經濟壓力倒逼傳統企業轉型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為經濟增長做出突出貢獻的傳統大企業,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也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壓力,轉型似乎成為唯一齣路。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對於企業也是如此,海爾相關負責人對光明網記者表示,全球經濟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對所有的企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回答光明網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經濟在進入新常態之後,整個經濟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都發生了深刻的、本質的變化。而這种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最終會作用到企業身上,倒逼傳統企業在經營模式上做出改變。

  分析人士指出,傳統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進入死衚同。雖然飽受爭議,但目前來看,擁抱網際網路成為眾多傳統企業的唯一選擇。但在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如果單單把網際網路看作一個工具,換湯不換藥,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經營困境。

  傳統企業轉型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微觀組成部分。從國家政策方面來講,“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提出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都為傳統企業的轉型提供了思路。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政策不僅能激發企業、個人的創新和創業熱情,也能為傳統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從長遠來看,國家為傳統企業轉型提供了一個利好環境。前些日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稱“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此外,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促進網際網路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也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內容。

  脫胎換骨:“網際網路+”關鍵在於思維轉變

  國家為企業轉型創造了環境,剩下的工作就需要企業去做。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首先要理解概念:轉什麼,升什麼?

  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轉型”指的是思維和模式的轉變:經營思維要從以企業為中心轉向以用戶為中心;在模式上,就是要從封閉組織向開放的平臺型組織轉型。而“升級”指的是産品結構和産業結構的升級:在産品結構上,要從冷冰冰的硬體升級到網器,並演進到生態圈;産業結構升級就是從大規模製造顛覆為大規模定制,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級。

  多位專家表示,在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網際網路轉型最關鍵的在於轉變思維和觀念,這也是轉型最困難之處。金夫人負責人説道,“傳統企業轉型之難,決不在於機遇或物質條件,軟性的困難才是真的難”。洋河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企業網際網路轉型需要企業從上至下的魄力,需要上下一心、統一思想,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對網際網路轉型的理解,其實就是對“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的區分,也就意味著企業僅僅以網際網路為手段還是要變成網際網路式的企業。

  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一定要是觀念、思維上的完全顛覆,一定要體現出用戶思維”。他解釋道,“+網際網路”給企業帶來的是油水分離的狀態,網際網路這個“油”會漂在水面閃閃發光,但最終水還是水,油還是油。而“網際網路+”企業則意味著企業是水,網際網路是乳,水乳交融才能實現真正的“網際網路+”。

  敦本務實:企業轉型仍需以産品為王

  傳統企業網際網路思維的轉變是否意味著放棄産品、以網路運營為主?“脫胎換骨”是否意味著放棄一切傳統的東西?多位相關專家表示,傳統企業無論如何轉型,産品仍然是一切經營思維和行銷手段的根基。

  洋河股份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網際網路+”更注重的應該是“+”後面的東西,就是指産品。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它的關鍵在於思維的轉變;但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去做實業會比前者更難,因為它的産品和服務要從零開始做起。這是“隔層紙”與“隔堵墻”的區別。

  與純粹的電商平臺相比,傳統企業也有優勢。海爾相關負責人認為,電商平臺只是“賣”産品,無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傳統企業生産産品和服務,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做到個性化滿足。洋河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産品內容和品牌優勢是傳統企業最大的資源。

  網際網路能夠企業帶來業績增長、效益增收,但企業發展的長久動力還要靠産品和品牌的積累。“線上”和“線下”兩個“O”的融合還要以後者為根本。

  見微知著:企業轉型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和産業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培育新的增長動力,而傳統企業“二次創業”式的轉型,必然會給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從宏觀層面來看,企業發展的轉型是經濟轉型的一部分,符合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的理念。中高速增長的目標意味著經濟增長效率的提高,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其中的微觀效率指的就是企業的生産效率,而企業的成功轉型也就意味著效率的提高。

  從微觀層面上而言,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轉型中的用戶思維恰好能解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兩大問題。

  一是産能過剩。産能過剩是當前經濟轉型的痼疾之一,這是因為企業産能擴張沒有從市場需求出發,而是從企業自身出發。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能夠通過與用戶的深入交互,無縫連結用戶需求,從而實現“每單都是有主”的目標,緩解産能過剩的問題。

  二是産品低端、附加值較低。由於目前國內的企業大多采用代工模式,無法接觸終端用戶,從而造成長期扮演世界加工車間的角色。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就是讓企業零距離對接全球用戶,能夠大大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和高端製造的發展。

  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之路,就是一個探索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管理模式的過程,在這條路上沒有路標可循,也並非一定能夠成功。但可以預見的是,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製造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和顛覆,能夠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思考和借鑒,引導傳統企業走出困境,從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