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步入“直銷”時代
- 發佈時間:2015-11-27 09:31:24 來源:濱海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胡淼 報道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五是美國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促銷季,隨著今年11月27日這一天日益臨近,以亞馬遜、小紅書、一帆海淘網、天貓平臺類跨境電商為首的多家跨境電商網站爭相宣佈“大促活動”。而記者發現,與往年不同,伴隨最近兩年進口跨境電商的飛速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放棄“海淘”、“海代”等方式,開始通過進口跨境電商網站“促銷”來實現全球“掃購”。
搶食“海淘”“海代”蛋糕
“從之前屬於‘灰色地帶’的‘海淘’、‘海代’到目前跨境電商的興起,其中,有三個因素推動了這個發展過程。首先,近年來國人對海外商品的認識越來越高,對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經不再停留在膚淺的認為凡是外國貨都是好貨的階段。”一帆海購網薛壽能經理認為,這樣的改變,讓處在“灰色地帶”的“海淘” 、“海代”受到了挑戰,即假貨多,貨物品質無法得到保證,沒有完備的售後服務和便捷的退換貨系統等。
其次,國家政策的支援,也是進口跨境電商迅速興起的重要因素。本月初,東疆保稅港區與包括一帆海購、蜜芽、考拉海購在內的9家知名跨境電商“牽手”,打造以保稅備貨模式為重點的直郵集貨、保稅出口、一般出口及海運快件等全業務試點。
第三個因素是越來越多的海外商家渴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非常廣闊,整體消費水準也比較高,許多海外商家千方百計想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對政策的不了解和各種繁瑣的手續讓他們望而卻步。”薛壽能説,作為“海淘”是無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正規的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則能夠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所以就最基本的貨源及價格來説,跨境電商平臺要優於“海淘”。
“三同”模式成“殺手锏”
在激烈的競爭中,價格、貨源、物流、稅率成為跨境電商與“海淘”角逐的重點。一帆海購CEO中山國慶表示:“跨境電商在經營上採取自營模式,直接與廠商對接,保證與國外本土品牌同品質、同價格、同步發售,將成為跨境電商未來發展的競爭優勢。”
以一件商品為例,其製造成本通常為商品價格的50%,商品到批發商的環節增加了20%的成本,再通過物流到零售商環節(包括店舖、運營等)又增加25%至30%的成本。通常“海淘”客在國外零售商店買到産品運回國內,其商品價格再增加20%至50%。中山國慶告訴記者:“我們直接與廠商對接,購買到的商品價格為成本價,加上稅率及物流成本,有時甚至比‘海淘’商品價格還低。”
記者了解到,除一帆海購網外,亞馬遜也將實現歐洲、日本站點與中國站點的全對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表示,目前跨境電商市場巨大,原因在於它賺的是境內外産品品類的差別以及價格的差異。目前,各家電商依然處在跑馬圈地階段。雖然平臺類電商流量大、競爭力較強,但垂直類跨境電商如果能開拓廠家直銷産品,在自身領域精耕細作,找到自身的核心用戶與獨特品牌資源,也有機會贏得消費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