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農民自建“屋頂發電廠”

  • 發佈時間:2015-11-27 08:32: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郝小行記者馮雷)“俺家冬季取暖不燒煤,一律用電器,既環保又安全!”初冬時節,記者來到河北省深州市東魏家橋村,村民房瑞達驕傲地介紹著自家冬季採暖的新變化。

  房瑞達竟然在屋頂上建起了一個小型太陽能“發電廠”!據房瑞達介紹,這個“屋頂發電廠”是由40塊250瓦的多晶硅電池板組成的,每塊都用支架和水泥墩固定,加上逆變器等配套設施,總投資約11萬元,發電容量10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萬千瓦時。

  原來,今年46歲的房瑞達平時就喜歡鑽研機電設備,早在10年前,光伏産業還沒有現在這麼興旺時,太陽能發電就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當時造價太高,俺也只能是想想。”2012年,國家開始大力倡導扶持光伏産業,市場上太陽能電池板每瓦造價也由原來的20多元降到了10元左右,這時的房瑞達再也坐不住了。

  2013年年底,經過近一年的籌備,房瑞達終於向當地電網公司遞交了分佈式光伏發電並網申請。申請很快批了下來,房瑞達又馬不停蹄地聯繫太陽能電池板生産廠家,經過廠家實地考察、設計方案、備貨、安裝,只用了4天時間,他家的“屋頂發電廠”就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1.92度!”設備安裝第二天,通過計量器算計著第一天的“綠色收益”,房瑞達臉上樂開了花,他多年的“屋頂發電夢”終於成真了!

  目前,房瑞達的“屋頂發電廠”已運作近兩年,累計發電近2.5萬千瓦時,所産出電量不僅能滿足他自家日常使用,多餘電量還能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與當地國家電網並網,並以每千瓦時0.42元的價格出售,實現了收益最大化。

  “按照現在的電價,大概10年能收回成本,整套發電設備的壽命大約25年,算下來,最終利潤可能比銀行存款利息高一點。但太陽能發電是農村新能源的一個好項目,我要做的就是把這項新技術推廣下去!”房瑞達希望通過自家的示範效應,在當地建起一個沒有污染的綠色光能新農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