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漢400家醫保定點藥店被取消資格

  • 發佈時間:2015-11-26 14:31:00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藥店如出現用醫保卡刷生活用品的違規行為,一經發現直接亮‘紅牌’取消定點資格,兩年內不得重新申報”。儘管三令五申,頂風作案的藥店仍屢見不鮮。日前,武漢晚報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400多家藥店因違規刷醫保卡被取消醫保定點資格,減少基金支出累計達到8000余萬元。

  15家定點藥店一半違規

  近日,記者探訪了武漢三鎮15家醫保定點藥店後發現,“嚴管重罰”下,還是有一半藥店違規刷醫保卡。

  前天,記者來到位於硚口的一家藥店,迎面櫃檯上擺放著各種零食、洗漱品、調料等日用百貨,約佔整個藥店的三分之一,就連收銀臺旁邊也放著一些糖果。記者詢問是否可以用醫保卡消費,店內營業員明確回復“可以,但不能開發票”。

  而在相隔不到100米的另一家藥店,正在用醫保卡購買米和油的市民張先生説,醫保卡裏的錢取不出來,不用白不用。“物價漲那麼快,醫保卡的錢不用就貶值了。”結賬後,營業員打出的銷售小票上,記者看到,兩樣商品變成了感冒藥和中成藥。

  “其實藥店的生活用品並不比超市便宜,有些還貴些。”家住城華路的李奶奶經常在小區門口的藥店買日用品,她對比過價格。儘管如此,李奶奶還是會選擇藥店,理由也是“可以刷醫保卡,不需要付現金。”

  藥店靠賣日用品

  爭取消費者

  “藥店競爭太激烈,光賣藥不賺錢。”多家藥店老闆直言。在海王星辰、老百姓、普安大藥房等多家藥店,記者發現,和藥品無關的經營範圍五花八門,有化粧品、日用消費品、食品、保健品等。一家知名連鎖藥店的負責人表示,藥房“變臉”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因為市民更願意拿著醫保卡去醫院和社區衛生院享受國家報銷政策,藥店失去價格優勢,不得不賣生活用品拉人氣。

  目前,武漢共有3000家醫保定點藥店,絕大多數都售賣生活用品。對此,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藥店出售的産品如果是在其申報的經營範圍內並不違規。“但是,生活用品並不在醫保個人賬戶的支付範圍內。”市醫保中心副主任李鳴強調。

  市醫保中心多名負責人表示,儘管當初藥店在審批時,都簽訂了不允許用醫保卡刷卡購買非藥品協議,但是藥店為了盈利選擇睜只眼閉只眼。藥店老闆透露,操作上並不複雜,計算出實際購買金額後,再套用醫保目錄中的藥名,總額相符就可以了。

  “很多市民醫保卡的錢用不完,就會到藥店刷生活用品。如果藥店不允許,就會丟掉部分市場。”一家剛被取消醫保定點資格的藥店負責人覺得自己很倒楣:“‘吃醫保’是行內潛規則。”

  醫保卡的錢可以“生錢”

  “屢禁不止。”對於醫保卡當“購物卡”的問題,李鳴很無奈,這也是社保基金使用管理的難題。分析原因,除了藥店的利益驅動外,市民的意識問題也是重要方面。

  在採訪中,記者也發現,不少市民對自己的“看病錢”確實並不在意。在建設大道一家藥店,記者告訴一位正在買洗髮水的市民,醫保卡刷非藥品類是違規行為,該市民很不解:“醫保卡裏的錢是我自己的,我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這裡面的錢放著也是浪費啊。”

  “醫保卡裏的錢是可以‘生錢’的。”李鳴解釋道,市民存在醫保卡上的錢,只要不動,可以獲得銀行利息。當年賬戶餘額按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上年賬戶餘額按同期居民3個月期整存整取銀行存款利率計息。

  市醫保中心呼籲,醫保卡的個人賬戶,在參保人生病而需要個人繳納費用較多時,其中累積的資金就會發揮作用。如果參保人為了眼前利益,將醫保卡打折套現,以後生大病時可能會一籌莫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