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富神話破滅 50%微商已經死去

  • 發佈時間:2015-11-26 10:32:11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經 羊晚

  去年還在上演暴富神話的微商正進入寒冬。11月23日,有賬號為“大熊老師”的自媒體人撰文指出,50%的微商已經死去。第三方微信行銷平臺微信通CEO王易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微商靠朋友圈成交的單渠道銷售方式已經不奏效,很多微商已經退出市場,剩下的則面臨轉型,否則也將被洗牌出局。同時,記者聯絡了幾位曾經接觸過的微商品牌代理,他們均表示已不再從事相關行業。

  近五成微商已消失

  從蜂擁而至到集體潰敗,微商在今年迅速落入冰點。2013年開始,這種靠朋友圈興起的“殺熟經濟”在社交平臺上無孔不入。

  但到了今年5月,寒風在微商行業颳起。王易對記者表示,90%的微商都遇到了業績下滑的問題,還有一些小品牌倒閉、代理商跑路,這個被財富神話過度包裝的行業正迎來洗牌。

  “大熊老師”也在文中表示,今年微商行業基本成熟,由於門檻低,很多人開始獨立做。一些傳統大品牌也退出了微商,一些小團隊蒸蒸日上,但對整個行業來説已經微不足道。

  “現在大部分微商已經不做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賺錢效應下降了,已經沒有暴利。也包括一些大咖,他們的團隊基本分裂流失,自然也就散了。”“大熊老師”表示,差不多五成老微商已經放棄。

  曾獲得某知名微商品牌一級代理授權的小劉(化名)也在最近停止更新在朋友圈維持近半年的“白富美”生活。她無奈告訴記者,原來在朋友圈賣面膜的微商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不少朋友已經把她遮罩,甚至私聊都擔心她會推銷面膜。“大家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就算我發一些皮膚護理知識或心靈雞湯也沒人回復,招不到代理、賣不出産品,手裏的面膜只能留著自己用。”

  在微商的利益鏈條上,最賺錢的就是品牌所有者和總代理,絕大多數下家只能靠在社交媒體發展代理來得到收益。王易説,很多代理手中還留著原來買入的産品,還有些已經過期。

  微商模式解構

  何謂微商?籠統地説就是以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進行産品展示與銷售的賣家。這其中以在微信朋友圈賣貨最為主流。

  據了解,目前微商行業主要有B2C和C2C兩類主要模式。B2C模式為通過搭建一個微商管理體系,提供完整的分銷方案,有專用的銷售系統,賣家依靠銷售進行提成。而C2C模式則是通過品牌商找一級總代理,由一級總代理往下,層層發展代理商銷售産品的縱向模式。其中,C2C是最為普遍又最有爭議的微商模式。

  相比以代購和海淘業務為主的個人賣家,C2C微商具有明顯的層級性。據了解,C2C微商一般以品牌——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區域代理)——三級代理(個人賣家)結構為主。以一盒某品牌面膜為例,總代理的拿貨價如果是50元,一級代理從總代理處進貨價為70元,那麼,傳遞到個人賣家時的進貨價則為110元。

  個人微商能賺到錢嗎?難!

  個人微商能賺到錢嗎?看看你的朋友圈,有沒有發現總有些朋友在潤物細無聲地展示某些産品的優點,並且可以通過他/她買到這些産品。這些就是微商的個人賣家。他們從代理商入貨,然後通過社交平臺進行銷售。

  儘管沒有人能準確統計目前微商群體的數量,但業內人士估計,參與微商經營的人數高達千萬人左右。而賣面膜的個人微商數量就高達數百萬人。

  微信朋友圈被面膜刷屏,線下更是熱鬧。記者曾參加了一場南韓某面膜品牌在廣州的招商會,該招商會打出了微商招商大會的主題,到場的三四百人全是微商運營者。另一品牌的微商招商大會則在廣州塔舉行,200多位微商參與了招商會。其實,三五百人的招商會在微商界都算小兒科的事情了。據了解,動輒數千人的微商招商會比比皆是,除了人數眾多,品牌商還會請來明星站臺,更有甚者,把品牌廣告做到了羊年春節的中央電視臺上去。

  一直以來,品牌招商會多以線下渠道為主,或者線下與線上渠道並行,但純面向微商的招商大會的高頻度出現説明微商的確在升溫。各種類型的微商大會、微商論壇、微商服務號的出現,將微商的熱度不斷推高。

  作為微商生態圈裏的末梢,數量龐大的個人賣家構建起微商的底層。最近一篇轉載十分高的文章《內幕揭秘:朋友圈的“面膜”都賣給誰了?》中提到:“如果你因為某種原因,多加了一些陌生人做微信好友,那麼這些陌生人裏大概有90%是做微商的,而這90%微商裏至少90%是做面膜的,不信你看看你的朋友圈。這90%做面膜的人裏面又有90%必然説自己的面膜是美白的。並且,這90%的做面膜的人裏面又有90%必然在發展代理的,而不是直接銷售的。這些面膜基本上沒有消費者,也就是説,幾乎沒有人因為使用而購買。按常理,這類的産品和行銷模式是必然不行的,然而,讓你深感顛覆的是,有一些人因此發財了,而更多一批本來想發財的人,因此而不缺面膜用了。”

  以上一段文字基本上是個人賣家的真實寫照。記者朋友圈裏也有幾位新加的朋友,幾乎每天都要被這些“新朋友”的面膜和減肥産品刷屏。據觀察,在微信上主要以賣面膜與瘦身産品為主,目前又以面膜最為火爆。泡×小姐、韓×、黛×美等品牌成為刷屏神器。有業內人士估計,在微信上以微商模式運營的面膜品牌不下兩三百個。

  為何面膜會成為微商運營中的首選産品?一位資深護膚品牌運營專家稱,面膜具有標準化、常用性、易用性、利潤空間可觀、女性客戶群體龐大等特點,“在廣州市白雲區,大量的化粧品OEM公司有全套的産品方案,便宜的只要十來萬就能從産品到包裝都定制出來,通過微商層層加價,自然總代理和一級代理商們都賺到了錢,但個人賣家往往入手一兩箱(數十片)的,賣不出去就權當自己用了。”這位人士認為,微商的模式是代理商賺了錢,此外,絕大部分面膜品牌商不提供退貨,因此,個人賣家入貨後就必須自負盈虧。至於貨品最終能否進入銷售環節,那就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了。

  記者採訪了身邊一位既做過海淘代購,又做過面膜個人微商的朋友小A,據了解,在朋友圈賣面膜,做的就是熟人生意,面膜入貨後,最初因為有新鮮感還有朋友來問問然後買一兩盒試試,賣了兩三個月後,現在幾乎賣不出幾片。“一是圈子都是熟人,發多了面膜的內容會被人拉黑,而不主動引流又沒人關注”,小A説,目前她又回歸海外代購了。

  觸底反彈待轉型

  儘管絕大多數微商正經歷陣痛期,仍有不少從業者期待觸底反彈。此前,日化專家馮建軍坦言,微商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經歷了前期的過度泡沫和野蠻生長後,將隨著技術的完善和法規的健全逐步轉型。

  正因為這樣,俏十歲、思埠等第一批成名的面膜品牌在快速積累了財富後開始調整策略。俏十歲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斌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解決“微商”及“電商”渠道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困擾,俏十歲對微商渠道的合作夥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暫時不再增加合作夥伴數量,採取收縮戰線的態度。

  無獨有偶,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龔文祥也談到,今年微商已經跌到谷底和冰點,洗腦的微商已經退出,微商已經是一個健康的行業。現在微商已經從原來所謂的曬爆款、暴富、千人大會變成曬培訓、零售和團隊,從朋友圈行銷擴展到微網志櫥窗、朋友圈和O2O行銷,從多層級轉化為三級內或一級扁平化為主,從囤貨賣代理轉化為一件代發、賣不出退貨。

  “不管怎麼做,今年轉型已經成為行業關鍵詞,大家都在探討路要怎麼走,不過都很迷茫。”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坦言,微商的爆髮式增長使許多草根一夜成名,但其商業模式存在不可持續、透支信任等弊端,接下來行業要冷靜思考産品和品牌出路,不宜盲目跟風轉型,否則又將在新一輪的萎縮和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不僅主流媒體對微商“不屑一顧”,甚至連某些自媒體人,行業大伽也開始唱衰微商。某知名社群創始人將五月定義為微商末日來襲前的徵兆。主要體現在:業績大幅下滑,團隊大分裂。“行業已經進入了殺大咖的階段,大代理壓貨後出貨開始變的困難,資金被壓制,甚至連過去兩年的積累開始回吐,一些性急的大代理會選擇繼續投入資金請明星搞活動,陷入了死迴圈。”

  種種跡象表明,朋友圈微商已走向末路。這種靠層層代理、壓貨渠道、透支人際關係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了。不久前由微盟研究院發佈的《2015年一季度中國微商行業報告》指出,微商始於品牌,亂于個人,興于社群,重構于平臺。

  隨著微盟V店、口袋微店、拍拍微店等平臺微商開始崛起,朋友圈微商開始走向沒落。平臺微商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如不用囤貨,解決了貨源,交易機制、信任機制以及消費者保障等核心交易問題,商品也更加多元化。

  微商轉型“上岸”

  平臺微商是一個去中心化和去流量化的交易平臺。

  它有著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機制,從上游的上架選品到中游的代銷分銷再到下游的購買返傭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平臺微商的興起,避免了朋友圈刷屏、假貨橫行的現象。品牌微商,個人微商以及社群微商逐漸向平臺微商轉移,表明微商正從一個叢林時代走向規範有序時代。

  “今年1月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廣東幸美化粧品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股票發行認購公告稱,向廣州思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每股2元的價格,增發不超過3891萬股的股票。本輪融資為中國美粧行業在新三板領域的第一筆投資,發行完成後,思埠集團將成為幸美股份實際控制人。據悉,按幸美目前規劃,2年內擬從新三板轉板A股市場。”

  從重金拿下央視春晚倒計時廣告到將成立之初的註冊資本由50萬提高到1億元,思埠的步子越邁越大,有業內人士指出,思埠生意經營的核心並不是在賣面膜或賣産品,而是在賣關係模式,不一定到終端,經銷系統內部就可實現銷售。“真正賺到錢的是上層的人,下層的人壓貨非常普遍。”從一系列的投資佈局動作來看,思埠已經意識到原有模式的風險,或者紅利已經被透支,轉型“上岸”是必然的選擇。

  在今年3月的一次微商産業峰會,韓束副總裁、微商CEO陳育新以500萬元的賭注挑戰傳統電商,陳試圖以此證明微商渠道要優於傳統電商渠道,這一賭局被傳統電商雲杉資本回應。除了在“賭局”之外,陳育新還不忘在每一次大型的微商大會上推銷自己的代言人形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