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生活媲美城市為生産增加動力

  • 發佈時間:2015-11-26 07:33:14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陳學樺本報通訊員夏佔民戶邊疆

  107個縣、1804個鄉鎮、4.3萬個行政村,供電人口約8300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78%、用電量的61%——這就是河南省農網用戶的基本情況。

  2014年,農網110千伏、35千伏電網容載比僅為1.57和1.48;農村戶均配變容量0.95千伏安,其中2.6萬個臺區戶均配變容量低於0.5千伏安;175萬農村用戶受到“低電壓”問題困擾;仍有358個鄉鎮沒有變電站,85個鄉僅由1回10千伏線路供電——雖經過幾年的改造,但因長期投入不足,農網薄弱問題突出。

  面對嚴峻形勢,立足全省農網實際,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持續加大對農村電網建設的投資力度。日前,記者走訪了臨潁和蘭考兩縣,聽農民朋友對農網改造有怎樣的説法,看農村經營者對低電壓治理有何感受。

  臨潁:農網改造拉近城鄉差距

  作為全國休閒食品産業基地,臨潁縣擁有南街村、北徐集團、六個核桃等60多家全國知名休閒食品企業。因為南街村的存在,很多人潛意識中認為臨潁的農村跟城市沒有什麼差別,供電環境當然也和城市相差無幾。

  “其實那都是外界對臨潁的美好想像。”11月23日,在臨潁縣巨陵鎮馬廟村農網改造現場,臨潁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金廣説。

  據張金廣介紹,臨潁縣下轄10鎮5鄉,367個行政村,人口76萬,面積821平方公里。2014年11月,臨潁公司排查統計出低電壓臺區468個,低電壓用戶10612戶。其中,長期低電壓臺區72個,低電壓用戶5625戶;短期低電壓臺區396個,低電壓用戶4987戶。

  “三伏天,家裏的電器除了照明燈外,其他都成了擺設。過春節也一樣,有時候連照明燈也啟動不了,還特別容易燒。”巨陵鎮馬廟村村民李金甫説。雖然他的兩個孩子在外打工掙了些錢,把空調、冰箱、洗衣機,電飯煲、微波爐等都一一置辦回來了,但大部分時間這些電器都處於“怠工”狀態。

  村支書李春德介紹説,農網改造之前,大家做飯抽水都是錯開時間,儘量不擠在同一時段使用,“即便是這樣也不行,線路跳閘、電器甚至變壓器損毀是常有的事。”

  針對農村用電負荷快速增長,農村電網出現供電能力不足、電壓品質下降的情況,配網低電壓呈現季節性、區域性和時段性的特點,臨潁公司高度重視,及時啟動“低電壓”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專業研究分析,提出治理方法和途經,為推進低電壓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礎。

  據統計,該公司2015年需解決低電壓用戶6370戶。目前,通過調整配變分接頭、調整三相負荷、合理進行無功補償、增大線徑等管理措施,已完成低電壓治理用戶4177戶;通過實施農村“低電壓”治理農網改造項目,受益用戶達1259戶。“截至目前,臨潁縣已治理農村低電壓用戶5436戶,完成年度任務的85.34%;綜合電壓合格率98.908%,同比提升0.047個百分點,由‘低電壓’引發的投訴率趨近於零。”張金廣説。

  比這組數字更直觀的是李春德們的感受。“農網改造後俺們村變壓器擴容了一倍多,現在夏天再熱家家的空調都能帶的動,中午用電磁爐做飯也沒有任何問題。”李春德説。“現在住的小洋樓,開的是小汽車,家用電器一樣也不比城裏人少。托了農網改造的福,這生活品質是一點也不比城市差呀!”

  蘭考:低電壓治理讓生産經營動力十足

  11月19日,在蘭考縣儀封鄉老君營村村口,儀封老君營糧食加工廠廠長侯新功正在招呼工人清理新整修的地坪。“現在加工能力一提高,場地反而不夠用了。”侯新功説。

  儀封老君營糧食加工廠是該村主要糧食加工企業,主要對周邊地區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進行脫粒脫殼處理。在現場,一台數米長的脫粒機正在工作,巨大的轟鳴聲可傳到數公里之外。

  據老君營村黨支部書記楊艷敏介紹,老君營村位於蘭考縣城東20公里處,共有1115戶、4542口人,分為東老君營和西老君營,與國有儀封園藝場緊鄰。1965年,蘭考縣開展以場帶隊活動時,村裏的用電開始由園藝場供給。1998年以來,全國實施農網改造,用慣了“場供電”的老君營人不情願讓地方管理,主動放棄了改造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村裏老百姓的生活品質逐步提高,但是由於受到供電制約,電磁爐不能用、電動車不能充電、冰箱不製冷、空調不工作,生産經營用電更是沒有保障。”楊艷敏説。

  老君營村的用電問題引起了蘭考縣供電公司的重視。通過對該村摸底、排查、逐戶登記徵求意見,以及工程前期勘測、設計後,蘭考縣供電公司利用3個月時間完成了工程改造。目前,老君營村的變壓器總容量由360KVA擴至1030KVA,戶均容量從0.323KVA提高到了0.924KVA。

  電力保障能力的提升,不僅讓家家戶戶用上了舒心電,也讓從事生産經營的企業負責人放下了懸著的心。

  侯新功對以前生産經營受到的電力供應影響印象深刻。“白天受電壓影響,我們基本處於停工狀態。每天都是等村民夜裏關燈睡覺了才把機器開起來,即便如此,也常常會遇到線路跳閘、臨時停電等狀況。”侯新功説,改造前的加工能力連現在的一半都達不到,根本無法滿足村裏的加工需求。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北蟲草種植基地的負責人許家安。種植蟲草花需要在恒定的溫度下通過光照作用促其發育生長。“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溫度如果控制不好,影響産量不説,甚至還可能全部死苗。”許家安表示。“此外,保證白熾燈的光照也是必要條件,並且要24小時不間斷才行。因此,不穩定的供電對我們來説,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許家安表示,農網改造後停電基本就沒有發生過,正因為用電有了保障,他正計劃將養殖基地進一步“擴容”。

  通過“低電壓”治理工作的實施,蘭考縣供電公司著力打造精品工程,不僅鍛鍊了服務隊伍,電網結構也更加堅強,供電能力和服務水準亦大幅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