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救市資金應該如何退出

  • 發佈時間:2015-11-26 07:16: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救市資金入市至今,僅僅數月而已,從時間節點分析,也遠未到退出的時候,更何況救市資金目前整體仍處於浮虧狀態。但自救市資金入市之日起,就不時有救市資金退出的評論,那麼救市資金究竟是如何退出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借鑒海外救市資金進退的案例。

  救市舉措在全球市場並不罕見。按時間排序由近至遠,最近三次海外市場救市舉措,分別是中國台灣地區股市、日本股市和美國股市,其中中國台灣地區和日本股市救市資金仍未退出。2008年股災後美股救市歸納起來分別是三大舉措,即TARP措施資金直接買股、降息和QE貨幣寬鬆政策。道指自2009年至今漲幅基本接近翻兩番,因此TARP救市資金已經擇時賣出。救市資金賣股是在2011年前後,其時道指漲幅接近一倍,顯然救市資金選擇在牛市週期退出。而寬鬆貨幣政策退出則要等待經濟逐步復蘇,因此道指從2011年救市資金開始退出至今,在藍籌股派息和回購支撐下,道指漲幅繼續接近一倍。

  按救市頻率統計,日本股市、中國台灣地區股市、南韓股市和中國香港地區股市救市資金入市較頻繁,其中尤以日本股市救市頻率最高,從1964年至2013年,各類平準資金入市不下數十次,統計結果顯示救市效果好壞參半,這佐證了救市舉措是必要之舉但絕非經常之舉。因此從救市效果分析,反而是救市頻率出現較少的中國香港地區股市救市效果較佳。

  1998年港股救市時動用的外匯基金,其實就是香港特區常備的救市資金,根據外匯基金條例規定,外匯基金的主要目的是直接或間接影響港元匯價,並且還要保持香港特區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以及保持香港特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1998年8月外匯基金就是援引上述條例規定作為救市資金入市買股,共計動用資金1180億港元,這筆鉅資規模在當時絕不亞於今年的A股救市資金規模。

  港股救市資金的退出週期是5年,外匯平準基金採用ETF指數基金方式退出。具體方式上,香港金管局成立了面向市場投資者的盈富ETF指數基金,以購買外匯基金當時購入的藍籌股。在該模式下,救市資金集中持有的藍籌股以較平穩的方式向投資者轉移,同時促進市場形成穩定預期,從而降低對市場的衝擊。這一退出計劃持續至2002年10月15日最後一批待沽單位完成認購時,加上過去期內收取的股息及其他收入,盈富基金共獲取資金約1649億港元;若計入港府決定長期持有的約515億港元官股,港府合計收益約983億港元,回報率超過83%,而且,恒指同樣步入牛市週期。

  從全球市場案例分析,救市舉措都是非常之舉。救市成功的案例都顯示,救市資金退出也都是經過縝密安排的,與藍籌股價值投資和牛市週期息息相關,絕非散戶式的買賣進退,因此對救市資金退出“杞人憂天”式的猜測大可不必。(記者 姜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