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
- 發佈時間:2015-11-26 06:35:43 來源: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林山青
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我國“十三五”時期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一項重大戰略。廣西是中國西部惟一沿海的省區,可供開發利用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發展海洋經濟條件優越、基礎厚實、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如何自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新理念指導新的發展實踐,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培育廣西“十三五”時期發展新引擎,是我們必須研究的重大課題。
當前是“十二五”最後衝刺階段,在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必須積極謀劃“十三五”時期的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對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全面部署,並明確提出:“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對“十三五”時期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北海市必須結合實際,把加快發展海洋經濟作為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行動,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新的發展理念,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堅持陸海統籌,優化海洋産業佈局,提高海洋綜合開發水準,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保護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做大做強海洋經濟,使海洋經濟成為北海“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撐。
陸海統籌,科學制定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貫徹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需要,是落實自治區“雙核驅動”、建設海洋強區決策的要求,是促進北部灣經濟區加快開放開發的重要途徑,也是北海“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謀劃“十三五”發展時,要充分考慮北海的資源稟賦、産業特點,把發展海洋經濟提升到決定北海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突出海洋經濟在北海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納入“十三五”規劃重點研究、重點謀劃。儘快出台北海海洋經濟專項發展規劃,統籌海陸資源配置,完善海洋功能區劃,優化海洋産業空間佈局,規劃建設一批重大海洋産業項目,打造以海洋産業為主導、上下游産業聯動的現代臨港工業區、郵輪經濟區、現代漁港經濟區、海洋新興産業區四大核心功能區。
突出重點,大力發展海洋産業
海洋産業是海洋經濟的核心所在,抓住海洋産業就抓到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根本。北海的海洋産業有良好的基礎,但發展水準還不高,必須大力推動海洋産業轉型升級和做大做強,加快構建特色海洋産業體系。一要加快發展壯大臨港産業。大力實施《中國製造二0二五》,夯實臨港産業基礎,加快推進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建設,在重點做大做強臨海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海洋運輸、高技術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港口物流業,促進臨港産業集群發展。以中石化北海煉化為龍頭,延伸産業鏈,加快打造千億元石化産業;以北海誠德新材料為主體,推進擴能改造和冷軋工程等項目,引進一批關聯企業,加快打造千億元臨港新材料産業;加快規劃建設鐵山港東岸的龍港新區,為“十三五”期間引進臨港産業項目提供更廣闊的産業發展平臺。二要加快改造提升海洋漁業。海洋漁業是北海的傳統資源型産業,必須推動傳統漁業向集約型、科技型和遠洋、遠海作業轉變,提高漁船裝備和技術水準,壯大現有漁業企業,引進新企業新項目,增加漁業産量,擴大捕撈範圍。提升海洋水産種苗培育技術,大力發展健康、生態和高附加值海水養殖,推進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提高海洋水産品加工率,發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三要加快發展海洋服務業。發揮北海得天獨厚的濱海旅遊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濱海旅遊業,推動旅遊業從觀光旅遊為主向休閒度假旅遊為主的轉變。加快推進銀灘景區升級改造、潿洲島整體開發,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提高旅遊服務水準。加快北海郵輪母港建設,經營好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郵輪旅遊航線,積極發展面向東盟的郵輪旅遊業。發展海洋資訊服務業,加強電子口岸建設,完善資訊共用平臺,實現港口、海關、檢驗檢疫、海事、航運、預報預測等資訊資源共用。四要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産業。海洋新興産業是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提高海洋産業核心競爭力的動力。依託北海海洋産業科技園區和海洋産業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海洋生物制藥、海洋水産種苗等産業;依託北海工業園區等産業平臺,重點發展船舶電子等海洋儀器設備製造和高技術船舶製造。積極推進海洋油氣開發利用,推廣海水綜合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積極培育海洋文化創意産業,規劃建設創意設計産業基地。
擴大開放,深化海洋經濟合作交流
著力實現合作共贏的開放戰略,建立有利於海洋經濟發展的雙邊或多邊合作機制,加快發展開放型海洋經濟。在全面開放的前提下,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重點在海洋産業、海洋科研、海洋文化方面加強開放合作。主動融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深化與周邊城市、東盟國家的合作交流,大力加強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業、海洋船舶及工程裝備製造、海洋運輸業、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水産種苗選育等方面的合作;抓住國家推進漁港升級調整的機遇,加快建設中國-東盟現代漁港經濟區,中國-東盟水産品(漁業)物流園、中國-東盟(北部灣)現代漁港水産品交易中心,規劃建設國家級水産品出口基地,打造海洋産業國際合作平臺;加強與周邊城市和國家在海洋資訊共用、預報預測、海上救助方面的合作;爭取國家將一些與東盟聯合開展的重大海洋科技合作項目、重大海洋産業發展扶持項目安排在北海,逐步把北海建設成為中國-東盟海洋産業及海洋科技合作示範區。
創新驅動,提高海洋科技支撐能力
讓創新貫穿海洋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大力推動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海洋産業的科技含量,提升海洋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廣西北海國家(海洋)農業科技園區暨北海海洋産業科技園區建設,繼續引進高端海洋科研機構入園建立研發基地,增加對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技術投入,打造科研服務平臺和産業示範基地。加強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聯合開展重大項目攻關、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推動技術創新。創新海洋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支援涉海科技型企業建設孵化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積極參與國際海洋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動北海與海洋科技先進地區和企業開展合作。加強引進、培養、使用海洋科技與管理人才,優先支援引進涉海科技創新團隊和海外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支援海洋産業管理、技術人才的培訓,逐步形成一支“創新、開放、競爭、協作”的高素質海洋科技和海洋經濟人才隊伍。
保護環境,強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大力發展海洋迴圈經濟,加強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既要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又要保住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確保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把海洋生態環境評價納入整個環境評價體系,加快建立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和科學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構建生態用海、人海和諧的海洋空間開發格局。提高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加強海上污染源控制管理,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海,特別是要加強對臨港工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管。加強對重要海洋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修復,加大對紅樹林、珊瑚礁等敏感生態系統和其他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力度。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岸線資源,形成自然岸線格局,加大對濕地、灘塗、河流的保護力度。建立完善海洋監測網路及預警體系,提升海洋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作者為北海市市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