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鼓勵企業爭當“高峰”

  • 發佈時間:2015-11-26 05:13:5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孫潛彤

  有個工廠很特別,裏面看不見人。物料搬運、柔性傳輸、清洗零件、裝配噴漆等全由不同“身份”的機器人操作,甚至監控室裏,也是機器人在虛擬製造、綜合監控。位於遼寧瀋陽市渾南區的國內首個智慧化工廠就這樣牢牢地吸引住了記者的眼球。“機器人有一天會不會不聽話?”當記者開玩笑地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沒想到新松機器人公司企劃負責人哈恩晶竟嚴肅地點頭回應,“這是下一課題”。

  機器人和這裡有很深的緣分。最早的産業化機器人、最先出口的機器人等80多個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的第一都誕生在瀋陽。瀋陽市渾南區集中了國內強悍的科研力量——中科院機器人與智慧製造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先進材料創新研究院、國家機器人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這裡有國內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新松公司。2014年瀋陽機器人産業收入同比增長42%,産品佔國産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逾20%。

  除了新松這樣的“大塊頭”,瀋陽渾南區還有一批機器人企業正悄然崛起。當電子商務後臺忙著“人找貨”時,遼寧瓦基機器人公司生産的“貨找人”型倉儲機器人已經與亞馬遜的機器人同步上線,功能相當,成本卻僅相當於亞馬遜的三分之一;憑藉硬幣大小的“膠囊內窺鏡”移動機器人,尚賢科技公司解決了傳統內窺鏡檢查體感不適的問題;瀋陽通用機器人公司擁有的力反饋技術和産品,在醫療手術等高精度作業領域獨佔鰲頭……

  可是,這裡的政府和企業並未滿足,他們要把機器人産業化基地做成世界性的。

  要撬動世界,請給我一個支點。渾南區委書記閻秉哲認為,這個支點就是“中國製造2025”和“十三五”規劃。機器人恰是提升製造走向智造的突破口,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重要抓手。為了解決機器人品牌附加值低等問題,結束只有“高原”沒有“高峰”的混戰時代,渾南區制定了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完成智力匯聚。渾南區配合中科院機器人與智慧製造創新研究院建設,整合9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資源,合力建成一流的智慧裝備研發基地。同時,籌建瀋陽機器人學院,啟動“盛京人才計劃”,為機器人産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援。第二步完成以機器人為代表的工業品線上線下佈局。以企業為主體探索科技産業聯盟新模式,促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三鏈融合”,全面提高區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型設備成套能力、主導産業配套能力和現代服務業支撐能力。第三步讓智慧製造引領傳統産業升級。政府借市場之手促成傳統裝備與機器人技術的有機融合,開展工業機器人和智慧裝備核心技術與産品研發及應用推廣。

  瀋陽市市長潘利國告訴記者,瀋陽把機器人及智慧裝備作為當前的先導産業、支柱産業以及未來的重要增長級優先發展,以渾南區為核心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産業基地。日前,瀋陽市接連出台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和13條支援創新實施意見。同時,設立200億元産業發展基金,用於機器人製造基地、技術創新研發等多平臺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