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唱響田園頌
- 發佈時間:2015-11-25 03:29:37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11月24日訊
記者 翁傑 通訊員 高曉曉
種山茶樹的29歲小夥方躍、生産蜂蜜的27歲姑娘翁小琴、辦無農藥農場的25歲男生戴尚鋒……若是到今年的省農博會轉一圈,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參展商裏多了許多“80後”“90後”的年輕面孔。
他們有的生在農村,從小嚮往都市的繁華,大學畢業後卻又主動選擇返鄉,子承父業做個“泥腿子”;有的長在城市,兒時從未除過草、割過稻,長大之後偏偏也來到陌生的農村,搞起了農産品深加工、生鮮電商等;有的曾縱橫商場,小有所成,卻忽而從頭再來,轉戰農業……
這些“新生代”農民大多二三十歲,又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網際網路思維。他們的加入為浙江農業注入一股新活力。
“農二代”逆襲
“嘖!嘖!嘖!這鵝肝的口感真是細膩,入口即化,和奶油一樣!”在新農都會展中心,不少人對慈溪旺峰養鵝場展示展銷的鵝肝讚不絕口。前來參展的鵝場負責人“85後”小夥高先鋒頗為自豪地説,他的鵝肝産品一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這是他爸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績。
從賣鵝肉到賣鵝肝,“農二代”高先鋒將父母經營了大半輩子的養鵝事業做得越來越大。“以前,我爸媽養肉用浙東大白鵝,即便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隻鵝也只能賺20塊錢。”高先鋒説,他現在養的是法國進口品種朗德鵝,專用來生産高端鵝肝。“每斤熟鵝肝售價269塊,一隻鵝的肥肝就能賣四五百塊!”
在臨海涌泉,台州玉滿園水果專業合作社馮仁方從父親手裏接手橘園不過4年時光,卻已經把當初“賣難”的橘子賣到了最高每斤40元。他的訣竅就是用自創的三重篩選標準控制柑橘品質:首先是對採摘的橘樹進行篩選,然後由聘用工人剔除黑疤、厚皮、片斑、黃胖的“瑕疵品”,最後在裝箱前又一次進行篩選查漏補缺。“僅後面兩道工序就至少報廢3成的橘子,但果品品質卻也因此大大提高,為合作社的柑橘品牌化提供保障。”
善經營,也是“農二代”馮仁方區別於其父親這樣的老橘農的重要標識。在馮仁方創業首年,浙江省第13屆大學生運動會在台州舉辦,他多次找組委會溝通,成功讓自己的橘子成為大運會的“指定專用”水果。這次成功的行銷,讓他的橘子一炮打響,之後他又不斷通過各類高端論壇、特色美食節、農副産品展銷會積攢口碑。有了口碑,銷路自然不愁,如今合作社社員已從最初的幾十戶增加到如今近600戶。
“城裏娃”從農
城市青年不像農村青年那樣了解農業,甚至於五穀不分,卻也一樣看好現代農業,越來越多地一頭扎進農業深加工、農産品電商等領域。
1989年出生的許鑫瀚投身農業説起來還有些機緣巧合。當時,他有親戚得了肺癌,吃了一種名叫三葉青的植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連“醫生也直呼神奇”。驚訝之餘,許鑫瀚了解到三葉青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而且在國內尚未被大規模開發利用。於是,當時還在讀大三的許鑫瀚決定掘金三葉青,籌集40萬元,承包下50畝土地開始創業種植三葉青。
許鑫瀚通過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科研機構合作,漸漸摸索出了三葉青種植方法,並掌握了大規模育苗技術,還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如今,許鑫瀚的三葉青種植規模從原來的50畝擴大到了550畝,畝産達100多公斤,種植週期也從三年縮短到了兩年。不僅如此,他還與胡慶余堂合作開發三葉青飲片粉産品,並開始研究三葉青化粧品等衍生産品。
29歲的周岩畢業于浙江大學,上大學時就喜歡鼓搗些花花草草。“可是,每次上網想買些家庭園藝,總是需要逛好多家店才能把東西買齊,沒有形成體系的園藝網店。”周岩説,就是因為這一點,他決定自己創業來填補這一塊市場空白。於是,他創辦了一家園藝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的形式,不僅在網上銷售各色品種的植物,還配套銷售各种家庭園藝設備。
“工商客”轉戰
做農業一年,流轉土地2600畝,投入超過1000萬元……這是起家于工商業的“80後”創客孫靈娟過去一年的“大手筆”。“這還只是剛起步,我計劃投5000萬元來搞農業。”她説,自己從事製造業、物流業多年,小有成就,現在既然認準了農業,自然也一樣要把它做好。
與許多前來參展農戶不同,孫靈娟這次來農博會不是為了吆喝自家産品,而是想和其他大學生“農創客”合縱連橫。原來,在她的農業園區裏至今還有1000多畝地沒有充分利用,她正四處物色農業項目。農博會上,她不斷向其他“農創客”取經,了解他們的項目開發情況,謀求合作的機會。
展會的幾天裏,孫靈娟與20多名“農創客”互相分享農業創業經驗,擦出不少火花。最終,她決定與種植藏紅花的麗水姑娘呂曉芳一同開發藏紅花深加工項目,同時還要與周岩、杭州木木生物技術公司負責人胡重九合作建設藍莓、白芨種植基地。
同樣出身工商資本的,還有“農創客”梁駿。做了7年農業,他顯然已經有了一套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上千畝種植基地裏生産的冰菜、黃秋葵等高端蔬菜佔據了眾多杭州高端酒店的市場。
在農博會上,梁駿的一個“鳥巢型”建築模型引得眾多市民的圍觀。“這是今年我利用鳥類築巢原理設計,在生産基地裏建的一個倣生學的新型圓形溫室。”梁駿説,他的“鳥巢”高24.5米,佔地面積3650平方米,大大節省了土地。
“我就是要把現代農業做到極致,才能讓産出也實現極致化。”梁駿介紹説,這個鳥巢型的農場還採用立體垂直無土栽培模式,使栽培面積達到3.2萬平方米,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鳥巢’內的傳感系統可以檢測大棚裏的溫度、濕度以及空氣的蒸騰率。當大棚裏的濕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噴氣閥就會自動把噴霧系統打開,這時帶有營養液的霧起噴到蔬菜瓜果的根系上,節省大量人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