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投資原油1天虧20萬 來者必輸的遊戲
- 發佈時間:2015-11-24 09:3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一個89人的商品欺詐受害者QQ群裏,每個成員的代號由交易平臺和虧損金額組成,虧損從3萬到65萬不等。另一個382人的QQ群中,多個成員聲稱損失在數百萬元。
系統性的騙術
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國內原油期貨推出預期等因素影響,原油炒作近來表現活躍,違規的原油交易行為也異常猖獗。諸多商品交易平臺的會員單位以T+0頻繁交易、雙向交易、高杠桿高收益、銀行第三方存管為噱頭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上海某公司同時是上海長江和深圳首華商品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其主頁上打出這樣的廣告“現貨原油投資最暴利!0門檻,0基礎,30%收益,50倍杠桿,投資者月收入最高286.39%,你還在等什麼?”
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30、40倍交易杠桿普遍存在,然而會員單位的銷售人員在拉客戶時強調雙向交易能及時止損不存在風險。家住北京69歲的王老先生從未涉及原油或者期貨,8年前一場車禍讓他無法行走。但在銷售人員反覆勸誘,以及閒置資金也能有年化5%收益的承諾下,王先生由於超過年齡限制,通過朋友開了戶,而在接下來兩天裏他損失了幾乎全部20萬元積蓄,其中包括在車禍中獲得的賠償。
銷售人員的欺瞞行為是投資者上當的重要原因,不過,要令有投資經驗的民眾上鉤還需要更加系統的欺詐模式。
在記者獲得的一份廣東地區某商品交易平臺會員單位員工筆記中,記錄了這樣的表述。“新增客戶和‘死客戶’比例要達到3:1。只有保持手中的糧草源源不斷地呈上升趨勢,才能穩定工作收入,達到十萬月薪”,“找人際關係拉親屬朋友:不動情、絕情、冷漠。”
其中一份筆記記載了從客戶資源積累、勸誘開戶和交易操作各個環節的經驗分享,包括如何服務黏滯客戶。這份筆記提到,開戶前要和客戶建立良好關係,讓客戶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交易市場,而不是賭一兩次就離開。交易時要引導客戶自主交易,讓客戶看到交易理由真實存在,不會因為虧損而有怨言。
投資者的虧損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手續費及點差,二是頭寸虧損。前者是交易成本,點差是做市商提供的買賣差價,此外加上過夜費、延期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在T+0頻繁交易中,投資者在數周內的交易成本就可能超過本金的一半。一位會員單位人士向記者表示,“只要做單時間長,能賺錢的少。”
來者必輸的遊戲
業務人員在騙局中有高額返點,因此在拉人開戶時會挖空心思,抓住受害者貪心的弱點,進行強大的心理攻勢。在交易中,“導師”在摸清客戶的資金量後,有時會讓客戶先有小額的盈利,誘使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而即使在客戶不斷虧損時,也會誘使客戶加倉回本,直至投資者損失殆盡。
事實上,投資者回本的概率幾乎是零。
由於投資者都是通過會員公司提供的行情軟體下單,因此投資者的一舉一動都在“導師”們的視線中。北京投資者張先生告訴記者,每當賬面盈利的時候要止盈時,交易軟體就會卡殼造成無法交易。會員單位提供的行情看起來會和境外原油期貨市場走勢一致,但是會存在各種微小的差異和時滯,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投資者做模擬盤時,“導師”喊單時十分精準,一旦投資者下單,“導師”就必然連連失誤。
至於投資者虧損的頭寸去了哪,尚沒有會員單位正面回應。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果作為會員單位的代理商加盟,可以分得一定比例的客戶頭寸虧損。這意味著客戶的損失在會員單位和各級代理商之間分配,整個原油交易已經形成穩固的利益鏈。記者還發現,有的交易採取自營盤模式,投資者的錢款並沒有真正打入第三方平臺,因此無法轉出資金。
潘衛平認為,交易平臺也難辭其咎,他們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這些原油等商品交易實行統一標準化合約集中交易、保證金交易,採取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餘額不足強制平倉、無紙化電子撮合匿名交易、無實物交割等制度,不符合現貨交易特點,具有典型的期貨交易特徵,違反了國務院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和2011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38號文)的規定。
對於原油交易亂象,近期有關部門已經頻頻發聲。今年10月20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截至目前,商務部尚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場從事原油、成品油交易。地下炒原油的行為,實質是打著現貨交易名義進行電子期貨交易。
10月23日,證監會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經針對投訴舉報較為集中的地方原油交易平臺,約請當地政府會商,要求加強屬地管理。下一步,加強對交易場所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商品類交易場所真正回歸到現貨市場,並支援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打擊涉嫌犯罪的“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