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瞄準六大領域促進消費升級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19日,在第17屆高交會現場,參觀者體驗柔宇科技推出的一款虛擬現實眼鏡。中國的青年一代更加青睞“時尚消費”,他們不僅緊隨全球時尚,同時也開始引領全球時尚。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我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以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新興消費蓬勃興起為主要內容的新消費,及其催生的相關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新投資新供給,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和空間——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了以消費升級引領産業升級,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增加新供給,滿足創造新消費,形成新動力。
《指導意見》瞄準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從供給側發力,提出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制度創新、全面改善優化消費環境、創新並擴大有效供給、優化政策支撐體系。這無異於為消費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添了“冬天裏的一把火”。
新消費新在哪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重生産、輕消費。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在新時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引領作用,該《指導意見》有利於我國消費主導型經濟的形成,有利於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新消費究竟新在哪?洪濤認為,新消費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消費。過去重商品消費,新消費則還關注服務消費。過去重物質消費,新消費更關注精神消費。新消費還引領健康消費的新風尚,是節約、理性、綠色、健康的消費,而不是奢侈浪費、不健康、非理性、破壞環境的消費。
“強調‘新消費’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抓住了當前消費升級的特點。”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籌備組)研究員趙萍表示,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産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倣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
《指導意見》提出了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包括服務消費、資訊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等六大重點領域。
趙萍認為,《指導意見》不僅關注消費規模,也關注消費結構。過去以汽車、家電等物質商品為重點,且更多關注數量。現在則在商品消費的同時關注服務消費,且由關注數量向關注品質升級。過去更多關注城鎮消費,而農村消費實際上是下一片“藍海”。從數據上看,農村消費增速已經連續3年超過城鎮消費。趙萍認為,農村消費增速快的一個原因是農民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另一個原因則是農村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也使原來受制于環境、通道的農村消費更加便利。此外,由於農村原來消費水準低,未來發展潛力很大。
她認為,這次提出“時尚消費”也是一個亮點。隨著跨境電商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國消費者不僅開始緊隨全球時尚,同時也可以引領全球時尚。另外,從消費方式上來説,在網際網路廣泛融入生産、生活的大背景下,通過網際網路獲取商品和服務來滿足消費需求是大勢所趨,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創業創新者應密切關注這些領域。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制度創新,要加快破除阻礙消費升級和産業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和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以事業單位改革為突破口加快服務業發展,以制度創新助推新興産業發展,以推進人口城鎮化為抓手壯大消費群體,激發市場內在活力。
趙萍認為,《指導意見》提出的消費升級重點領域和方向不僅具有巨大潛力,同時也是存在供給瓶頸的領域,亟待通過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來獲得鬆綁。
《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力度。加快推進公立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儘快將生産經營類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等。這將極大推動服務業大繁榮大發展,從而使服務消費邁上新臺階。
趙萍表示,進城務工人員由於戶籍限制、缺乏保障等原因,儘管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消費並未提升。他們把務工的城市當作生産地而非消費地,抑制了自己在城市的消費。目前,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是農村的3至4倍,如果進城務工人員融入城市,其消費水準提升的潛力巨大。
增加有效供給
《指導意見》要求緊緊圍繞消費升級需求,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鼓勵市場主體提高産品品質、擴大新産品和服務供給,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適當擴大先進技術裝備和日用消費品進口,多渠道增加有效供給。
“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多種多樣、不斷變化、持續升級的,目前有很多需求不是沒有,而是供給不足,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因此,擴大消費要創造有效供給。而創造有效供給關鍵在‘有效’。”洪濤表示,強調創新並擴大有效供給是抓住了要害。
洪濤説,1996年我國出現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的特點,持續至今。重生産、輕流通、輕消費長期存在。重有效供給就要以消費為導向。一是隨需應變;二是重視新産業的發展,創造更多新消費。只有圍繞消費市場的變化趨勢進行投資、創新和生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和創新有效性、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競爭力和附加值,實現更有品質和效益的增長,實現消費升級和産業升級的協調發展。鼓勵企業加強品質品牌建設,不僅能夠培育一批展示“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優質形象的品牌與企業,滿足國內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而且有助於讓中國優質商品和服務“走出去”。
《指導意見》還著眼于發揮制度優勢、彌補市場失靈、引導市場行為,系統調整財稅、金融、投資、土地、人才和環境政策。洪濤認為,“完善消費補貼政策,推動由補供方轉為補需方,並重點用於具有市場培育效應和能夠創造新需求的領域”也體現了以消費需求為引領。
“可以預見的是,‘十三五’期間,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引領作用和貢獻必將更加突出。”趙萍説,“從而推動經濟實現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