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智慧製造搶抓“人機共融”機遇

  • 發佈時間:2015-11-24 06:39: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機器人行業起步于1961年。現在,我們正進入一個機器人行業的新時代。”國際機器人聯盟(IFR)主席阿托羅·巴龍切利在23日開幕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這樣評價。他的判斷基於當前全球機器人領域戰略和趨勢的變化。會議上,多國機器人領域專家一起解析了悄然變化中全球機器人的新格局。

  工業機器人增長強勁

  “2014年全球銷售的工業機器人達到23萬個,今年會有15%的增長。”在阿托羅·巴龍切利看來,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在接下來幾年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目前,全世界工廠內上崗的機器人已超過150萬個,未來3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230萬,其中有一半機器人將出現在亞洲。

  據阿托羅·巴龍切利介紹,工業機器人應用的3大區域分別是亞洲、美洲和歐洲。“機器人在亞洲增長十分強勁,歐洲、美洲也都有非常好的發展勢頭。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其次是日本、美國、南韓。但中國的機器人使用密度低於世界平均水準,這也意味著中國在這方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阿托羅·巴龍切利説。

  對於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大量運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王天然分析了背景:“這既是我國現在經濟環境變化之需,也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之需。一方面,我國勞動者工資上升,勞動力短缺,同時人口老齡化上升趨勢明顯;另一方面,我國品質效益指數落後,行業全員勞動生産率低,要改變落後局勢,機器人大有可為。”

  “在去年銷售的23萬個工業機器人當中,10萬個應用於汽車行業。”阿托羅·巴龍切利説,除了汽車、電子等傳統的機器人應用行業外,金屬、橡膠、食品、制藥、化粧品、能源等行業也開始運用機器人。

  王天然認為,我國機器人應用領域不均衡,汽車及電子製造,塑膠化工、食品製造等應用空間巨大。“現在,産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用戶個性化要求越來越強烈,需要靈活的智慧製造快速重組工作單元(生産線)。這方面的新應用對機器人提出了新要求。”王天然説。

  服務機器人勢頭正猛

  “你們覺得服務機器人産值什麼時候會超過工業機器人?”在大會的互動環節中,主持人將這個問題拋向了4位國內外專家。他們有人答5年,有人答10年。儘管答案不同,但他們都一致認為,未來服務機器人産值一定會大於工業機器人。

  阿托羅·巴龍切利説:“我們預測在未來3年,約有超過1500萬個服務機器人,如果從商業角度來講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在他看來,家政服務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殘疾人服務機器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服務機器人類別,而安保、醫療、清潔、水下等專業服務機器人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今後哪些機器人會大受市場歡迎?來自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田納西大學的幾位專家給了參考答案:與自動駕駛有關的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助老助殘機器人、用於滿足個人收藏的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有感知的機器人。

  “我們比較關注兩個領域,第一是幫助人們減負的機器人,第二是物流當中使用的機器人。”阿托羅·巴龍切利説,服務機器人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到目前全球已經啟動了一個新的市場。

  “機器人實現更多、更豐富的服務,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社會意義和挑戰。”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主席顧問中村道治指出了當前日本機器人發展中最新的技術浪潮。他透露,日本政府最近啟動了新的機器人戰略,將目標設定為2020年,其中包括各種改革,在應用領域含製造業、服務業、醫療保健、農業、食品工業、基礎設施等。

  中國機器人要融合發展

  面對世界機器人格局的悄然巨變,中國機器人處於怎樣一個位置,該如何前進?田納西大學教授蘭尼·帕克認為:“中國機器人行業不斷發展,産生了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讓我們感到特別震驚。中國有著強有力的機器人發展傳統,機器人學術工作也勢頭強勁。”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對中國機器人有一個分析,認為中國機器人産業創新比較弱,産業相對較小,競爭力較差。中國工業對於機器人産業發展支撐能力比較弱。我覺得這個分析是非常中肯的。”王天然説。

  對於成績和問題並存的中國機器人而言,需要靠“融合”開拓自己的新天地。中村道治認為,機器人是個跨學科行業,包括機械工程、人工智慧、電力控制等,所以必須要實現技術的重新定義,整合駕駛技術、感應技術,奈米技術等,不斷地實現新技術的融合。

  “與人共融是新一代機器人的本質特徵。”王天然指出了我國機器人發展應緊抓的一條主線。他認為,要做與人共融的機器人就得把人的符號化能力、學習能力、預見能力、自我調節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與機器的精準、力量、重復能力、作業時間、環境耐受力結合在一起。“機器人是智慧製造的支撐設備,必將助力中國的智慧製造發展,滿足中國的民生需求。各個學科的交叉結合將為機器人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們應該關心並抓住這些機遇為自己服務。”王天然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