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港股通”遇冷的AB面

  • 發佈時間:2015-11-23 02:31:2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談股論市

  對於“港股通”遇冷這件事,下一步放寬“港股通”投資標的,降低投資門檻卻是必須直面的兩件事情。

  11月17日是滬港通開通一週年的日子。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滬港通”成交金額合計21228.62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成交15346.64億元,“港股通”累計成交5881.98億元。

  上述數據顯示,在滬港通開通的第一年裏,滬港通的成交總體上並不活躍,一年的成交金額甚至只相當於A股市場火爆時一天的成交量。尤其是“港股通”交投更顯冷靜,這種情形與滬港通開通之前的境況形成鮮明對比。

  那為什麼“滬港通”開通後,“港股通”的交投卻出現了遇冷現象呢?誠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所言:滬港通是一座開放的大橋,而不是一場音樂會,無法用一週或者一個月的上座率來衡量它的成敗;相反,它的價值可能需要兩三年或更長時間才能驗證。也正因如此,人們不能因為“港股通”遇冷而否定“滬港通”的積極意義。但即便如此,正視“港股通”遇冷的事實還是有必要的,這有利於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港股通”何以遇冷?這與“滬港通”開通之前的“港股開戶熱”其實是有一定聯繫的。因為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説,如果開通了港股賬戶,就沒有必要再選擇“港股通”了。此外,這還與“港股通”50萬元資産的門檻設置有很大的關係。為了“滬港通”的平穩著陸,“港股通”設置了50萬元的門檻,這個門檻實際上直接就把內地股市最大多數的中小投資者擋在了“港股通”的大門之外。畢竟目前A股市場符合50萬元以到府檻設置要求的投資者佔比不足7%,93%以上的投資者都被這一門檻擋在了“港股通”之外,“港股通”想不遇冷都難。

  更為重要的是,港股與A股兩個市場的風格不同,這大大放緩了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步伐。畢竟A股市場是一個以投機炒作為主的市場,市場偏向於炒作題材股成長股,而香港股市是一個價值投資的市場,投資者追捧藍籌股。而且“港股通”的投資標的也是以藍籌股為主。正是基於這種不同,這就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更何況在最近這一年,A股上演了一輪小牛市行情,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內地投資者因此樂不思蜀。

  從上述分析中不難看出,“港股通”遇冷,有的因素是難以改變的,有的因素是需要時間來改變的,有的因素是下一步就可以改變的。所以,對於“港股通”遇冷這件事,下一步放寬“港股通”投資標的,降低投資門檻卻是必須直面的兩件事情。實際上,在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直接開通港股賬戶的情況下,“港股通”繼續保留50萬元的門檻設置並無太多意義。

  □皮海洲(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