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團隊助推北京三大作物邁向“高精尖”

  • 發佈時間:2015-11-21 08:32: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蘆曉春

  北京通州區漷縣鎮黃廠鋪村的家庭農場主劉衛東,種植著300畝小麥,在灌溉方式上一直採用畦灌裝置進行澆水。兩年前,幾位農業專家將他家的畦灌裝置改為噴灌裝置,並教授他應用噴灌施肥一體化技術。之後,老劉家的小麥平均每畝節水100立方米左右,增産50公斤。面對這樣的結果,憨厚的老劉直誇專家“懂行,幫助大!”

  記者了解到,幫助老劉的這幾位專家便是北京市創新團隊之“糧經作物創新團隊”的成員。該團隊自2013年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貫徹落實“調轉節”精神,以小麥節水輕簡高效、玉米輕簡旱作高效、甘薯優質抗逆高效研究和示範為重點,以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三率”同步提升為重點,打造“高産、高效、生態、安全、優質”的糧經作物産業。在組織架構上,團隊由技術研發中心、綜合試驗站和田間學校工作站三部分組成,組建了育種、栽培、農機與資訊和産業經濟4個功能研究室,聘請崗位專家12人,分別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科院、北京農學院、北京市農業局各系統,並在順義、通州、房山、大興、密雲和延慶建立了5個綜合試驗站、10所農民田間學校。

  兩年來,團隊成員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上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斷促進北京的糧經作物産業邁向“高精尖”。

  在技術創新上,團隊首先結合北京打造“種業之都”和發展節水農業的目標,積極開展品種選育與篩選。目前,團隊選育審定了2個節水小麥品種,引進1個特色小麥品種,選育審定6個抗旱、節水玉米品種,輻射應用於津、冀等地區。其次,構建以灌溉施肥和節水群體為核心的小麥節水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明確4種節水高效灌溉方式;構建以籽粒直收技術為核心的玉米旱作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首次在京郊實現大面積玉米籽粒直收;構建以脫毒快繁技術為核心的甘薯優質抗逆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實現甘薯機械化起壟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作業。再次,構建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建立小麥、玉米病蟲害全程機械化防治、赤眼蜂工廠化繁育、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玉米“一封兩殺”、甘薯三種病害防治5項病蟲害防治技術。最後,在精準農業與資訊化建設上,研究及應用了穀物實時智慧測産系統,今年在順義萬畝方試驗田完成小麥收割實時測産。團隊還研發出適合北京市冬小麥的節水灌溉系統,以及應用物聯網實現大田節水灌溉智慧化的技術。

  在成果轉化上,累計示範14個品種、15項技術,打造綜合示範點31個。在北京世界種子大會召開期間,團隊創新成果“京農科728”玉米新品種,受到國際種業專家的一致稱讚。今年,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專項小組將該品種作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重要實施內容,推廣超過100萬畝。此外,依託田間學校培養農民學員381人,累計培訓6173人次,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9.8萬畝。團隊還積極利用團隊資源和技術成果,通過技術幫扶合作社,推進糧食規模化經營生産,並通過建立教授工作站的方式,提升合作社運營管理水準。

  兩年來,糧經團隊取得了豐碩成果,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凸顯。通過推廣示範新品種、新技術實現增效約5900萬元,三大作物畝節水12%以上,節約化肥用量13%以上,減少化學農藥15%以上。此外,團隊的研究成果顯著,影響廣泛,共發表科技論文48篇、著作3部,獲專利11項,同時獲得“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等8項獎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