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下調 天然氣市場化價改提速

  • 發佈時間:2015-11-20 07:51: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宣佈非居民用氣存量氣與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後,天然氣價格改革又有了新進展。國家發改委18日發出通知,決定從本月20日起,將非居民天然氣的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千米降低700元(0.70元/方),調價幅度接近市場預期的上限。

  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降價有利於改善行業下游發展的不理想現狀,對減輕下游用氣行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但上游生産開採的利潤將受到較大影響。統籌上下游利益,推動天然氣價格更加合理地反映供求關係,天然氣體制改革仍需大力推進。

  刺激天然氣消費

  本次天然氣調價的亮點在於,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從固定價格改為浮動價格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化邁進了一步。

  “此次天然氣價改將為目前需求低迷的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此前由於油價持續低位徘徊,天然氣的經濟性優勢蕩然無存,天然氣消費量受到抑制。此次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調,將明顯改善當前的情況,為天然氣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安迅思天然氣行業資深分析師陳蕓穎坦言。

  目前,我國天然氣價格偏高,並已影響到了天然氣需求的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天然氣總消費量132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僅2.5%。而2012、2013、2014三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分別增長13%、13.9%和14.5%。

  陳蕓穎指出,目前我國天然氣下游發展情況不理想,前幾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的同比增速均未低於兩位數,如現在還不做調整,把調整放到“十三五”可能會拖累行業下游的發展。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毅軍也認為,今年2月只是增量氣下調,而此次則是整體氣價下調,這一方面反映出天然氣市場基本供求情況已發生變化,由過去的供不應求到現在的供大於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替代能源價格下行對天然氣的競爭力提出了挑戰。

  “這次降價實際上就是為了刺激天然氣的消費”,劉毅軍稱,“天然氣國內表觀消費量增速在2010年-2011年保持在20%以上,當時由於天然氣定價過低,導致消費非正常高速增長。天然氣價改從2011年底試點到2013年全面鋪開後,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速明顯。2014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速放緩至11%,而進入2015年後,受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天然氣的表觀消費量增速更是放緩到了2%。”

  提升燃氣比價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新一輪的價改,天然氣的經濟性優勢有望得到恢復,投資熱情也將大大激發,尤其是對行業下游將構成較大的利好。預計政策導向也將利好“十三五”期間天然氣發展,隨著天然氣價格逐步走向市場化,未來消費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中信證券在最新研究報告中預計,未來天然氣調價常態化之後,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速有望逐漸恢復到10%左右。

  陳蕓穎分析認為,此輪降幅達0.70元/方,將在很大程度上重拾天然氣的經濟性優勢。同時,在下游實際銷售過程中,通知指出,可根據當地實際,在完善監管規則的基礎上,先行先試放開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天然氣産業鏈的利潤也將重新分配。從政策的導向來看,國家仍舊鼓勵天然氣這樣的清潔能源發展。若有利於天然氣行業的稅收政策、環保政策在“十三五”期間陸續出臺,將對天然氣的長遠發展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瑞銀證券分析師嚴蓓娜指出,從天然氣上下游産業鏈上看,此次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下調以及市場化趨勢,將有利於提升燃氣的比價優勢,需求增速將快速反彈。對於下游的城市燃氣、天然氣工業、發電、車船交通等行業形成一定的利好。

  目前,城市燃氣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深圳燃氣、長春燃氣、重慶燃氣、陜天然氣、國新能源、金鴻能源等。

  不過,對於上游企業而言,本輪價格調整的幅度將大大挫傷上游供應企業的利潤,非常規天然氣的投資熱情也將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開盛分析稱,天然氣門站價下調0.70元/方,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的2016年凈利潤影響(以2015年為基準)分別為-375億元、-68億元。財報顯示,中石油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1071.7億元,而中石化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474.3億元。“但從長期來看,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步復蘇,上游的銷售壓力也將得以緩解,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較為有利。值得關注的是,從2016年的11月20日起,允許上游供應的門站價格在基準價格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0%,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上游的競爭格局。”陳蕓穎稱。

  逐步推進市場化

  申萬宏源報告則認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全面市場化,而交易市場的建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這次發改委下調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明確要求非居民用氣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在價格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公開交易形成具體價格,力爭用2至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

  具體而言,一是要求天然氣生産經營企業放眼長遠,認真做好天然氣公開交易工作;二是要求交易中心會員尤其是上游企業向交易中心共用非居民用氣的場內和場外交易數量和價格等資訊;三是要求交易中心規範管理、專業運作、透明交易,不斷探索發現價格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定期向社會發佈交易資訊。

  這意味著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天然氣價格改革中的作用被進一步肯定,相關企業被要求給予交易中心更大的配合,共同推動交易中心的快速發展,為全面放開天然氣價格創造條件。“我們認為本次天然氣價改拉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此外,本次氣價下調對兩桶油2016年的凈利潤影響顯著,倒逼改革加速。”申萬宏源分析師林開盛指出。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價將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意味著進一步放鬆價格管制,增加價格彈性,留給供需雙方更多自主協商價格空間,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主要依託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從改革方向來看,現有的天然氣價格管理模式將逐步轉向“放開兩頭,只管中間”。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