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成“硬通貨”,利好外貿企業

  • 發佈時間:2015-11-18 14:31:45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幣納入SDR,聽上去是件高大上的事情。如果此事在11月底如期實現,那它能給國內企業以及百姓生活帶來哪些利好呢?在一家股份制銀行總部從事外匯結算業務的王明偉長期關注此事,對相關影響也做了較為通俗的分析。

  本報記者 張頔

  外國央行會購入人民幣資産

  “SDR的籃子裏一共才有4種貨幣,因為貨幣基金組織允許它作為外匯儲備,因此SDR也被稱作‘紙黃金’。若納入其中,這將是人民幣國際認可度得到提高的標誌性事件。”王明偉説,屆時將會有更多國家將人民幣放在官方儲備貨幣當中。

  這樣一來,人民幣的海外需求自然就增多了。“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想把自己的金融系統和美元完全掛鉤,本國的外匯儲備也是多元化一些好。”王明偉説。

  這也意味著人民幣被確認為硬通貨,這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通行證意義”。各國央行以及很多外匯投資機構、基金,也會根據SDR的分配比例來配置資産。業內估計,全球將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産轉化為人民幣資産。這樣,會帶來巨大的人民幣買盤,有利於抵消人民幣貶值壓力。

  國際貿易用人民幣計價,消減匯率風險

  王明偉介紹,人民幣國際化經歷從貿易結算、金融投資到官方儲備貨幣三個階段,現在前兩步基本都走完了,納入SDR之後,國際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幣將直接利好中國經濟。

  計價單位是貨幣國際化的一個具體體現,目前國際貿易中大多以美元計價,這給中國的外貿企業帶來不少的匯率風險,美元一升值就會擔心進口商品成本升高。

  隨著人民幣海外清算能力的加強,外迦納入SDR這樣的標誌性事件,人民幣的計價能力會隨之提高。這樣一來,國際貿易中的大宗商品——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産品,就可以用人民幣計價了,這對於外貿企業來説,無疑是個利好。

  普通投資者也能買海外債券了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認為,加入SDR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終點,而是人民幣正式邁出國際化的堅實一步。人民幣納入SDR後,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包括匯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項目對外開放。

  王明偉解釋説,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實際上也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中國為了讓人民幣納入SDR,在過去一年多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加了經濟領域的透明度和金融領域的開放度。

  “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説,應該是個好消息,可以更便捷地進行海外投資,比如購買海外發行的高評級信用債。”王明偉説,因為資本放開是雙向的,所以不用擔心資金外流,國外投資者同樣會投資國內的股票、基金、國債等金融産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