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頻發中國間諜冤案 議員不容忍華裔當“二等公民”

  • 發佈時間:2015-11-18 08: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蔚然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華盛頓11月17日電 題:美國頻發中國間諜冤案 議員絕不容忍華裔當“二等公民”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當美國政府根據種族、民族、宗教或祖籍國因素來判定華裔科學家牽涉間諜罪名的時候,政府是在告訴所有美國人,這些人不是美國人,人們可以害怕、甚至憎恨他們。當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想作為美國政府或美國人是失敗的。”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會眾議員趙美心在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就美國華裔近來頻陷中國間諜冤案當場質問司法部部長林奇,在沒有得到來自後者的滿意答覆後,趙美心做上述表示。

  華裔間諜冤案兩位受害者——美國國家氣象局華裔水文專家陳霞芬和天普大學物理系教授郗小星也出席了當天的聽證會。他們坐在聽證會聽眾席正中間,與林奇的座位只有兩排距離,親耳聽到了她關於“司法部絕不基於種族或者祖籍國因素對任何人開展調查,但無法對具體案件發表評論”的表態。但這樣的“官式”回應,無論是陳霞芬、郗小星還是趙美心,都不滿意。

  趙美心會後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雖然司法部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不願承認做錯事”,但國會議員們要不斷發出聲音,為受害人伸張權利。

  去年10月,陳霞芬被指控涉嫌竊取水壩機密數據並輸送給中國,但今年3月檢方在開庭前突然撤訴,原因是找不到證據。今年5月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國輸送敏感超導技術,9月11日司法部撤銷了指控,原因是控方弄錯了最核心證據。對於案件證據為何出錯、以及為何盯上華裔的問題,司法部閉口不談。

  包括趙美心、劉雲平、孟昭文、邁克·本田在內的數位國會議員當天在國會山召開記者會,繼續向林奇施壓,要求她就華裔科學家深陷冤案開展“獨立調查”,以確定種族、民族或者祖籍國因素是否是導致他們被捕的因素,在間諜案屢屢發生的背景下,執法部門內部是否已經形成某種針對少數族裔的執法慣例或趨勢。

  趙美心透露,眾議院亞太裔黨團小組明天將與林奇舉行閉門會晤,希望屆時林奇能做正面解釋。她強調國會絕不容忍華裔或亞裔美國人被當成“二等公民”看待,需要更多議員和民間團體站出來為華裔科學家發聲,確保政府部門執法遵循程式正義。

  被主管國家氣象局的美國商務部除名、至今無法恢復上班的陳霞芬當天在記者會上多次落淚,甚至泣不成聲,她無法理解既然冤案已經撤訴,為什麼氣象局仍不把工作還給她。而目前已回到天普大學工作的郗小星也對司法部有很多疑問。

  “我想知道為何我會成為調查目標……是因為我是華裔才調查我嗎?是因為有中國學生和訪問者來我工作的實驗室嗎?是因為我每年去中國訪問兩到三次嗎?是因為我和中國同事的科研交流包含了樣品和數據嗎?”帶著這些問題,郗小星強調他的案子已經讓美國華裔學術界感到驚懼,司法部需要作出合適的道歉。而對他個人而言,他將繼續與中國合作夥伴進行正常學術交流,因為只有合作才能産生更多成果。

  劉雲平議員表示,陳霞芬案和郗小星案不是“孤例”,美國歷史上有過排華法案,還有來自台灣的華裔核武科學家李文和被控間諜和泄密罪,所以司法部必須就冤案開展調查。

  他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強調,議員的呼籲不僅是出於保護科學家的目的,同樣的問題在政府部門也存在。如聯邦政府有所謂“內部威脅者項目”,要求聯邦僱員監視其他僱員、彙報可疑行動,陳霞芬就是被同事舉報。再如美國國務院的僱員結構並不是十分多樣化,其中一條理由是如果一個人在某國有親戚,這個人基本不被允許在該國從事任何事。他強調美國政府不能基於種族或民族因素去懷疑一個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未來將更難以吸引有才華有能力的僱員加入。

  美國多家亞太裔社團也在密切關注此事,希望司法部能夠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查案。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華府分會主席蔡德梁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如果司法部調查發現有檢察官犯錯,希望官方對他們進行處分,而不是輕輕放過,這樣對受害者不公平。

  由於官司在身,陳霞芬和郗小星目前都背上了沉重經濟負擔。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榮譽主席薛海培告訴記者,他正醞釀成立美國華人法律保護基金會,一是組織更多年輕律師向華人提供更多免費法律服務,二是向一些案件的受害人提供資金支援。(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