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惠州銀行業存貸比持續“高位行走”

  • 發佈時間:2015-11-18 07:00:3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刪除實施20年之久的75%存貸比監管指標,無疑既解除了銀行頭頂的“緊箍咒”,也為銀行業提升放貸能力,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打開了大門。

  與監管政策自今年10月1日起變化的走勢相近,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貸比69.82%,排名繼續位列全省第4,珠三角第2,比全省平均水準高出10.94個百分點,比珠三角高出11.05個百分點,其中,信貸增量持續增加。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惠州市銀行業行長聯席會議上獲悉,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配合投資持續高位增長,惠州今年將確保實現全年貸款凈投放460億元的目標,以支援大項目、“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張昕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75%指標”取消銀行放貸“額度説”鬆動

  所謂存貸比,是銀行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的比例,其存在20年來,一直是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的核心指標之一,用以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

  存貸比最高75%,意味著銀行如果吸納了1億元存款,最多只能貸出去7500萬元。換言之,必須留2500萬元作為儲備金,預備儲戶隨時來取,避免發生擠兌。

  不過,隨著銀行業的發展,這一指標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限制:衍生出搶時點衝存款、表外業務氾濫、貸款沒法放等現象。

  “存貸比和理財産品就像一對兄弟,每當存貸比迫近‘紅線’(75%),理財産品就會‘出手支援’,這樣的做法在過去是銀行業在季末時點應付監管考核的‘利器’”。惠州某股份制銀行信貸部負責人説,在今年10月存貸比相關規定調整後,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各銀行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在悄然鬆動。

  以往小微企業去銀行申請貸款,往往會得到“信貸額度用完了”的答覆,或是“需要等待上級行下發新的額度”。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惠州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發現,多家銀行如今都開始設立針對小微企業的“專業貸款額度”,不受銀行信貸總量的影響。前述負責人透露,該行就為惠州的小微企業貸款設立了專業貸款額度,且這部分額度不受到信貸總額的影響,設立於惠州的各家支行均有,總額度為數千萬元。

  與額度不受限相對應的,還有放款時間,原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小微貸款,如今只要貸款材料齊全的話,從申請到發放可在3到5個工作日內完成。

  當然,在銀行放貸“額度説”鬆動的背後,既有存貸比“75%指標”取消的政策背景,也有著與之配套的“通知”要求。

  今年6月,銀監會發佈了《關於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將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所對應的貸款和“三農”專項金融債所對應的涉農貸款等不計入貸存比(貸款)計算。

  由此,銀行業的放貸能力得以提升,紛紛設立獨立的“小微信貸專用額度”,增強金融對“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支援。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存貸比調整後為商業銀行打開了釋放資金的通道,金融機構可通過寬信貸助力穩增長、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投資穩增 惠州信貸增量“逆生長”

  沒有了指標和額度的限制,銀行對於地方經濟的貸款支援力度是否在猛增?

  答案是否定的。央行于16日更新的《中資全國性四家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數據顯示,今年10月,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大型銀行的貸款總額較9月份減少了656億元,這也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四大行貸款總額首次産生月度下降。

  除了總體信貸數據走低外,10月社融規模增量也大幅減少至4767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了8523億元和1770億元。

  業內分析認為,好的企業貸款需求少,而不好的企業銀行又不能貸,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是目前銀行貸款總額下降的原因之一。

  可若是把同樣的問題放置於惠州,情況卻正好相反。

  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了“存款增”、“投放大”、“增速快”、“存貸比高”四方面發展,尤其是信貸投放力度和增速位居珠三角前列。

  截至9月末,惠州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849.36億元,比年初增加424.2億元,增幅12.38%;各項貸款餘額2687.74億元,比年初增加250.77億元,增幅10.29%,排名珠三角第3位。

  與此同時,惠州各家銀行向上級行也拿到了更多的政策傾斜和信貸額度,這一點從惠州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通報中也得到了體現。

  眾所週知,固定資産投資是一個地方能夠獲得銀行青睞的“重頭”業務。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惠州實現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1277.46億元,增長16.1%,其中,國有經濟投資304.56億元,增長40.7%;民間投資796.92億元,增長15.4%,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2.4%。

  “大項目好做,而且對於銀行利潤也比較豐厚。”惠州本地一家金融機構高管坦言,惠州地區近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也使得固定資産投資資金需求較大。

  對此,記者從惠州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獲悉,今年第四季度,惠州各縣區的首要任務便是“緊抓項目投資建設”,破解融資、用地等制約重點項目建設難題。

  其中,針對融資問題,按照惠州市銀行業行長聯席會議傳遞出的消息,今年年內將確保實現全年貸款凈投放460億元的目標,同時,通過推動信貸機構不斷優化、融資服務方式不斷創新,把握好風險,保持惠州銀行業不良率較低的良好勢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