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痛定思痛,法國輿論關注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41: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王鈺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巴黎人還沉浸在對恐怖襲擊遇難者的哀悼中,但輿論已經紛紛發問:巴黎還是座安全的城市嗎?法國的移民政策是否會受到影響?未來法國乃至歐洲將如何繼續反恐?

  未來不是“零風險”?

  “你在巴黎覺得安全嗎?”在巴黎街頭,記者的同一個問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法國人埃裏克堅信政府正在加大警力保障人們的安全,但澳大利亞遊客蓋提卻不贊同,“也許發生襲擊的概率較低,但不能説是絕對安全。”

  今年初,《查理週刊》遇襲之後,法國社會展開大討論,議題包括言論的風險、打破種族隔閡、增加學校和社區的多樣性等等。但在此次連環襲擊過後,“保障法國人的安全”成為最重要的議題。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袖勒龐均發出了這樣的呼籲。

  “今年夏天以來,法國情報部門已經阻止了五次襲擊。”法國總理瓦爾斯16日接受電臺採訪時表示,法國未來可能長期與恐怖主義鬥爭,所以要做好準備。“雖然我們並不恐懼,但是並非零風險。”

  移民政策岌岌可危?

  恐怖襲擊,也引發了輿論對“恐怖分子利用難民身份進入歐洲”的猜測。

  不少法國民眾呼籲歐盟關閉其外部邊境,停止接受難民。右翼政黨更發表聲明呼籲立即停止收容難民。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決定向敘利亞難民大開國門,但現在已經改口表示擔憂。德國巴伐利亞州財政部長直言:“移民不受控制、非法入境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巴黎改變了一切。”

  英國《衛報》表示,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難民抵達希臘海灘,卻只是簡單登記身份資訊就可以離開,沒有更為嚴格的背景核查,歐洲的官員根本應接不暇。

  讓人擔憂的是,襲擊事件讓申根協議變得脆弱。包括德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已經暫停實施申根協議,而法國也推出了臨時的邊境控制措施。申根協議作為歐洲多國的核心原則,雖然一直以來受到推崇和保護,但如果各國邊境控制的時間過久,申根協議很可能遭遇破裂的風險。

  反恐政策面臨調整?

  反恐為何越反越恐?誰該為此負責?類似的問題在新聞媒體和社交網站上被反覆提及。

  法國媒體近日評論,該國反恐預警在巴黎恐襲案中完全失效,有嫌犯雖被列為監控對象,卻沒有任何防範措施。此外,德國和土耳其先後爆料稱,曾向法國提供有關恐怖襲擊者的資訊,但並未受到重視。但法國情報部門解釋稱,類似的預警太過頻繁了。

  前總理菲永將矛頭指向了西方國家的反恐政策,“既然大家承諾要打擊‘伊斯蘭國’,那就不該是一週扔三次炸彈而已。”一些歐洲專家也認為,反恐需要整個歐洲協同。目前,法國已經敦促歐洲夥伴迅速採取行動,提高情報共用、打擊武器走私和恐怖組織融資、加強邊境安保。(駐歐記者王鈺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