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破4.5”

  • 發佈時間:2015-11-17 06:29:39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車莉 胡楠)日前,銀率網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累計有154家商業銀行共發行4396款理財産品,環比減少5.14%。收益率出現下滑,10月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滑至4.5%,較上月下降0.13個百分點。在接二連三的降準降息之後,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接連“破5”、“破4.5”。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基於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利率持續下行以及銷售回暖等多種因素影響,銀行理財産品比拼高收益的動能不足,資産端配給也很難提供高收益標的,故而銀行理財已進行低收益區間,未來這一情況或將長期持續。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11月的首周共有735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産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4.41%,其中有2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佔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總量的0.27%,這2款産品均來自城市商業銀行。

  從平均預期收益來看,上周銀行理財的平均預期收益延續前一週的下跌趨勢,已跌至4.41%,各期限類型的産品收益普遍下跌。而從收益區間來看,4%至5%這一收益區間的産品發行量佔比接近7成,上周發行的735款産品中,有501款産品落入上述收益區間。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認為,6月份以來,降息降準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的影響要大於上半年,降息降準後收益下滑比較顯著。一方面股市6月至9月的調整,不僅使得銀行理財資金入市數量急劇減少,也使很多投資者風格發生轉換,銀行理財成為很多投資者的避險選擇,銀行理財比上半年更容易銷售,銀行比拼收益的動能減弱;另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利率持續下行,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而資産配置荒愈演愈烈,10月份的製造業PMI終值雖然好于預期,但依舊處於榮枯線之下,製造業依然低迷待復蘇,企業和銀行都趨謹慎,受這些外部不利因素影響,銀行理財收益也在不斷走低。

  因此,建議投資者未來要開始調整收益預期,逐漸適應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步入低收益區間的現實。

  閆自傑建議,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可關注部分股份制和城商行發行的中長期産品,但同時應該警惕高收益産品的相關風險。對於穩健型、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説,國有大行的産品收益雖低,但風險相對也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