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對外開放戰略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5-11-16 14:31:2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優玲 王希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必須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專家指出,發展開放型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應積極探索開放型經濟的新模式、新路徑,促使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優進優出促外貿轉型升級

  海關總署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出口下降2%,但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船舶、積體電路、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的出口額都實現了正增長。

  在外需低迷、內需放緩、綜合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下,我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繼續弱化,新的國際競爭力尚需形成,外貿發展亟待新動能。

  建議提出,提高傳統優勢産品競爭力,鞏固出口市場份額,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壯大裝備製造等新的出口主導産業,發展服務貿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員桑百川説,我國的傳統優勢貿易和傳統競爭優勢非常重要,應當在鞏固“傳統製造業中心”和“傳統貿易大國”地位的同時,進行外貿轉型升級,延伸産業鏈、價值鏈。目前我國涌現出華為、海爾、聯想、三一重工等一批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企業,也出現了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等享有良好國際聲譽的高端裝備製造業。未來應引領更多的企業通過品質提升增強出口競爭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説,“十三五”時期,我國將迎來從以工業製造業為主對外開放到以服務業為主對外開放的轉變過程,未來30年的開放重點是服務業的改革發展、對外開放及與國際接軌。目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4個自貿試驗區正在探索服務業對外開放。

  內外聯動打造開放新格局

  今年前9個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額同比增長66.2%,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金融服務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製造業領域的實際對華投入外資額增幅分別達1509%、231%和9%。

  建議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義桅説,通過開放型經濟走向全球經濟的中心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中國經濟的各方面將與“開放”緊密相連,全球資源會被“請進來”,到中國參與配置,而中國也將“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配置。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在“十三五”時期要圍繞著“一帶一路”建設,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新突破。在對外投資合作方面,可允許企業和個人發揮自身優勢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允許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促進高鐵、核電、航空、機械、電力、電信、冶金、建材、輕工、紡織等優勢行業“走出去”。

  2014年我國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標誌著我國從輸出産品向輸出資本轉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説,未來要加快開放型經濟轉型,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助國際經濟秩序公正發展

  建議提出,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更加複雜、更加深遠,國際環境將繼續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但是並沒有改變中國發展的趨勢,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從積極角度看,這是中國百年來的歷史機遇,承擔(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産品的責任,意味著為世界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也意味著中國的影響力和軟實力越來越強,從而推動世界進入共贏時代。”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説。

  建議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

  胡鞍鋼説,“十三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將進入“全面開放、全面參與、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階段,進一步為中國經濟創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推動國際治理體系建設,打造一個“成熟、負責任、有吸引力”的國家形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