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品牌農業如何擁抱資本時代

  • 發佈時間:2015-11-14 08:32:3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在現代企業運營中,品牌管理往往是企業的核心經營策略,也是資本市場考察企業的重要標準,決定了企業能否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農業行業同樣如此,品牌要做大,産業集群要形成,離不開資本的支援。近日,由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與本報聯合承辦的2015品牌農業論壇在福州舉行,論壇以“品牌與金融”為主題,與會專家代表就品牌農業與金融資本的互動共贏路徑進行了深入討論。

  本報記者王小川

  現代農業如何發展,品牌農業如何升級?發展的大潮中,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和産業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農業領域,産業資本通過股權融資、投貸結合等方式,引導資金和好項目進行對接,對産業提升、品牌建設、競爭力提高和行業整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為做活特色産業加把柴

  世界枸杞在中國,中國枸杞在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正宗原産地和核心産區。枸杞是寧夏的主導産業,截至2014年底,種植面積達85萬畝,年産量13萬噸,年産值達到50億元。

  但寧夏中寧枸杞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枸杞活性成分研究不夠系統、枸杞功能保健食品開發滯後、枸杞精深加工水準不高、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産品等問題。為加快中寧枸杞産業轉型升級,中寧縣于2015年初聯合寧夏農業投資公司、北京中農科聯投資基金以及中寧本地實力較強的企業,發起設立中寧枸杞産業投資基金。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據中寧縣枸杞局局長孫學軍介紹,中寧縣專門出臺了《中寧枸杞産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中寧縣枸杞産業的投融資環境進行了優化。

  枸杞産業投資基金支援枸杞行業,並不是撒胡椒面,做表面文章。孫學軍表示,通過枸杞産業基金的運作及宣傳,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資源將目光投向了中寧枸杞産業。中寧枸杞乾果銷售價格在去年平均上漲38.2%的基礎上,今年1月份至9月份又平均上漲16.3%,枸杞鮮果平均價格達到300元/公斤以上,農民來自枸杞産業的現金收入達到4.1億元。中寧枸杞已成為中國枸杞行業的核心品牌,並在今年9月份榮獲“2015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中寧縣副縣長劉宏陽自豪地説,通過枸杞産業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中寧枸杞的品牌越來越響,實現産業和資本的良性迴圈與互利共贏。

  而在我國雲南省,借用資本助推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步伐更是走在前列。眾所週知,雲南是我國特色農業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雲南立足自身優勢,堅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走出了一條高原特色農業的自主型發展路子,為資本和農業之間搭建起了一座便捷高效的橋梁。

  匯源集團在普洱市投資10億元建設果汁加工生産線,蒙牛集團在昆明市投資5億元建設乳品加工生産線,康恩貝集團在曲靖市投資4億元建設藥材加工生産線……近年來雲南農業招商引資額連續保持了20%以上的高增幅,2014年全省農業招商引資額突破了200億元大關;資本的進入也進一步激活了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談起産業資本與雲南農業互惠合作的成績,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杜建輝對記者表示,目前省外企業到雲南投資農産品精深加工的企業達上百家之多,堅實的産業基礎和品牌體系為資本進入農業提供了有力的品牌支撐。

  農企借力資本需苦練內功

  農業企業的融資除了自我籌資和銀行貸款之外,融資渠道狹窄,這早已成了農業企業難以突破的桎梏。實踐證明,不會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企業,終究難以在市場勝出。依託資本市場來拓寬融資渠道是許多國內外著名企業的慣常套路,農業企業為什麼不可以借船出海?

  農業企業結合資本發展的目標明確,但在擁抱資本市場之前捋清發展思路很重要。在中植集團中新融創現代農業部董事總經理鄭文俊看來,發展現代農業、推進品牌農業是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

  鄭文俊表示,在我國糧食産量十一連增的背後有著一些不可回避的隱患,比如生態壓力越來越大,經營方式粗放經營,農業結構失衡、三大主糧價格下跌等等。要保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結構轉型,品牌農業則當仁不讓。

  一般來説,企業的發展可分為不同的階段,比如種子期、擴張期、穩定發展期等等。鄭文俊表示,對應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應該尋求不同的資本支援,而不是盲目的被動的接受。比如在企業種子期,應該尋求孵化器或者天使投資,而在成長期則對應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到了企業的成熟期與市場擴張期,為了實現企業的壯大,企業則需要和並購資金接觸合作。

  企業尋求資本支援,為了提高資金支援率,首先應該明白社會資本如何篩選標的企業,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對接。業內專家表示,資本選擇的企業,一般要契合當下的發展現代農業的主題,而從企業自身來講,企業基本面、企業成長性、團隊管理、企業估值等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上市公司身份顯赫,代表了農企在行業內的形象和實力,是最好的品牌宣傳。鄭文俊表示,用好資本市場,農業企業不僅可以募集大量的資金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題,更重要的是給企業帶來管理、人才、市場、信用、品牌以及發展理念等多方面的全新變化,推動轉型升級時期農業的發展。

  事實上,近幾年來包括種子、化肥等在內的多種類型農企登陸新三板等市場的速度大大加快,以海南省為例,目前已經有13家農業企業在主機板市場、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借力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農企品牌可做貸款質押

  “有了這筆資金,新生産線可以開工了,我要讓全國人民都呷到我們的‘八月粉絲’。”6月底,八月湖合作社理事長侯吉輝拿到了90萬元的“救急款”,這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農聯會會員拿到的第一筆“互惠貸”貸款。

  至此,在農業部、湖南省農委的支援下,湖南首款量身定做的金融支農創新産品成功放貸,湘西州以1:10的比例撬動1.8億資金幫扶合作社發展。

  目前,我國已進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轉型的關鍵時期,農村經濟對於金融的需求愈發旺盛,中央在金融政策方面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很大,但基層中小農企卻總是感覺“口渴”,這與我國傳統金融與現代農業的特點有關。

  農業部財務司副司長郭紅宇表示,農企或者合作社缺乏利於流通的抵押品,尋求擔保又步履維艱,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後的情況下,從傳統金融機構並不容易得到資金支援。

  中小單體農戶融資額度小,傳統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服務模式,成為了融資需求中的夾心層。為了有效滿足這部分農企的需求,平安銀行在2014年上線了“橙e網”,協同核心企業、物流服務提供商、第三方資訊平臺等戰略合作夥伴,讓中小農企免費使用雲電商系統,都可以進行線上商務、線上支付、線上融資,對於升級農業生態圈,服務中小農企意義重大。

  農業企業積極推進品牌建設,那麼企業品牌是否有價值呢?今年農業部在上海開展的新型經營主體“網際網路金融+品牌質押”貸款創新項目中,農企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産、經過評估後作貸款質押。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以建立上海新型經濟主體的信用服務平臺,彌補公用資訊平臺對農業經營主體徵信功能的缺失。同時,也為品牌的質押貸款設定門檻;其次則是形成金融扶持與食用農産品聯動機制,農産品品質安全的信用情況可以作為申請銀行貸款徵信依據。

  “要繼續創新服務模式,財政手段為杠桿撬動金融部門參與。”郭紅宇表示,金融資本+農業前景無限,農業部在今後將繼續大力開展金融支農産品創新試點,推動三農金融不斷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